新聞 >科技產業
和椿轉型發展人形機器人,未來2-3年成長無虞,今年毛利率優於去年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和椿( 6215 )上半年營收年增逾70%,副董事長張以昇指出,和椿在站穩第一曲線後,2023年切入第二曲線,2025年成立機器人事業部,推出多款高彈性模組化解決方案,成功整合中國、日本、德國及美國國際機器人相關,提供解決方案,在需求及訂單明確下,預期未來2到3年內公司成長動能無虞。
和椿累計上半年營收10.9億元,年增71.23%,本業獲利也呈現大幅增長,不過受到匯率影響,整體獲利至少持平去年,今年全年營收、本業獲利將會雙位數成長,毛利率也會優於去年。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昨日點名「AI的下一波浪潮將會是機器人」,張以昇指出,和椿深耕自動化設備領域超過45年,為台灣電子與半導體產業提供無數關鍵製程解決方案。當「缺工」成為全球產業難題、智慧製造邁入轉型關鍵期,和椿發展腳步不僅止步於設備製造,而是憑藉多年技術與場域經驗,踏上轉型為「智慧機器人整合服務提供商」之路。
總經理朱鋑隆指出,和椿營收比重來看,目前絕大部分營收仍來自第一曲線產品,第二曲線自2023年5、6月開始導入,並於2023年下半年開始產生業績,機器人部門於2024年中正式成立。兩曲線皆持續成長,其中第一曲線因導入新產品也有顯著成長,而第二曲線則從零開始,成長速度非常快,每季呈現倍數成長,目標是從個位數的營收佔比迅速提升至兩位數。
和椿科技成立於1980年的,過去45年來專注於電子、半導體產業的自動化設備製造,朱鋑隆指出,和椿的第一曲線因關鍵電腦組件產品自2020年疫情開始,需求持續活躍且成長,尤其因應政府要求,接到許多訂單往美國、墨西哥等地生產。和椿主要服務半導體、自動化、電子製造(ICT製造業)等三大行業。
和椿2023年開始進行組織再造,因應未來的AI自動化、智慧製造、智慧物流趨勢,推動第二曲線轉型。第二曲線的定義是開發原有市場以外的新市場,目標是將服務擴展至服務業、傳統製造業(如造紙、石化、鋼鐵)、商業、餐廳等過去未曾觸及的領域,同時也持續滿足原有三大行業的需求。
根據研究機構Precedence Research釋出的數據,在機器人系統整合市場中,亞太地區佔據市場主導地位,2024年市佔率達52%,2025年市場價值預估將達到824.6億美元,2034年更將達到1912.8億美元。
朱鋑隆指出,工業用機器人與協作型機器人在第一、第二曲線皆有應用,兩者本質上沒有不同。協作型機器人相較於傳統工業機器人,更適用於小站化、分站化的生產模式,可與人共事且無需設置圍籬,因其符合ISO標準。未來,協作型機器人將在智慧製造、智慧物流、智慧網路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甚至發展出人性機器人,這些都需要相關的ISO認證。
張以昇強調,和椿科技過去長期深耕電子、半導體與工業自動化領域,累積了穩固的技術基礎與場域經驗。如今面對各行各業日益嚴峻的人力短缺挑戰,特別是在傳統產業與服務業中,我們看見機器人應用的全新機會,這正是推動企業轉型的核心價值所在。
和椿科技的轉型成效已明確反應於市場端的多項實際案例。例如攜手深耕宜蘭在地美學的德築集團,在德築宇宙總部導入PD-T300智慧搬運機器人與CC1智慧清潔機器人,打造兼具效率與美感的示範型智慧總部。
相關新聞
-
2025/7/17 17:13
新漢H1業績高成長,旗下機器人廠創博Q1轉盈,明年進入收割期
-
2025/7/17 16:36
台積電今年股利18元,明年至少20元,魏哲家看輝達H20解禁「是好事」
-
2025/7/17 16:28
凌巨挾小世代少量多樣產能,轉型車載、醫療、工控見成效
-
2025/7/17 15:31
魏哲家:AI、CoWoS成長強,台積試圖縮小供需差距,談人形機器人還太早
-
2025/7/17 15:06
台積電亞利桑那廠區啟動三廠建置,將導入2奈米與A16奈米
-
2025/7/17 15:05
安瑞-KY攜手揚智、瑞祺電打造AI驅動資安平台,預計明年推首款解決方案
-
2025/7/17 15:02
台積電估Q3營收恐因台幣升值縮水6.6%,毛利率降低約2.6個百分點
-
2025/7/17 14:47
邁達特除息首日順利達陣填息,看好資安、AI、雲端需求穩增
-
2025/7/17 14:40
台積電上調今年展望,Q3營收以美元計估季增7.75%、全年增長三成
-
2025/7/17 14:23
中華電信投資AUG East亞洲區新海纜,滿足新AI應用發展及多元韌性需求
-
2025/7/17 13:56
台積電Q2大賺3982億元創新高,AI與3奈米製程力抗台幣升值壓力
-
2025/7/17 10:26
HPC動能暢旺,貿聯-KY除權息首日盤初完成填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