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沙國出口激增與貿易衝突再起,油價韌性恐面臨雙重壓力考驗

2025/7/14 14:50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報導,國際油市自年初以來展現出驚人韌性,即便面對美國總統川普的貿易政策反覆、石油輸出國家組織和盟友(OPEC+)增產壓力與經濟放緩等不利因素,油價依舊維持在每桶70美元附近。不過,隨著沙烏地阿拉伯出口即將大幅攀升、全球需求放緩及新一輪貿易衝突升溫,油價後市恐面臨重重挑戰。

根據最新報導,沙國原油出口預計7月將飆升至750萬桶/日,為2023年4月以來新高。先前,因夏季發電需求與國內煉油消耗,雖產量增加,但對外出口受限。

全球能源顧問公司伍德麥肯茲(Wood Mackenzie)預估,沙國7月原油「直接燃燒量」達69.5萬桶/日,8月仍將保持高檔,但隨著夏季結束、內需下降,出口將進一步攀升。

在供給端方面,OPEC+自4月起推進總計250萬桶/日的增產計畫,而非OPEC產油國供應也持續上升。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預估,2025年全球原油供應將達1.051億桶/日,而需求僅為1.037億桶/日,形成 140萬桶/日的顯著過剩。這意味著,除非出現突發地緣事件或政策調整,油價將面臨下行壓力。

另一方面,全球需求動能也正在轉弱。IEA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原油日需求增長為110萬桶,但第二季增幅預計將腰斬。特別是對美國貿易依賴度高的經濟體,出現明顯消費下滑:中國:第二季需求年減16萬桶;日本:年減8萬桶;韓國:年減7萬桶;墨西哥與美國自身需求亦呈負增長。這與川普上週提出的最新貿易關稅計畫不謀而合,他計劃對多個貿易夥伴國祭出高達35%~50%的新一輪關稅措施。市場擔憂若此舉落實,恐導致全球貿易與製造鏈進一步放緩,連帶打擊石油需求。

在這樣的供需結構轉變下,油價即使短期維穩於70美元附近,第四季起下行風險將迅速放大。若OPEC+未能即時調整策略,或貿易戰全面升級,油市可能重演2023年中的過剩壓力情境。

目前市場關注的關鍵,在於沙烏地是否會為搶回近年流失的市占率(從過去30年均值13%降至去年的11%)而繼續擴產,以及川普政策是否最終將由口頭威脅落實為具體制裁。若兩者同步發酵,油價恐下探今年5月低點62美元附近。對投資人而言,接下來數週的政策與產量變數,將是決定油市趨勢的核心風險因子。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