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七月通膨數據略低於預期,即使PPI數據偏高,仍不改市場對九月降息的高度期待。美國年底前進口關稅調漲,也可能影響到貨幣政策。
已經超過一年半沒有降息的聯準會,市場普遍預期九月的貨幣決策會議中相當有機會降息。最新一輪的經濟數據顯示,ISM製造業景氣持續惡化、服務業也開始降溫,就業市場也下降。但問題卡在通膨風險上,七月CPI數據略低於市場預期,但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卻高於預期,而最新公布的消費者信心指物也顯示通膨風險不容忽視,通膨的數據仍有可能左右九月聯準會是否降息的關鍵因素。
川普總統二度入主白宮後,不斷向聯準會主席鮑爾施壓降息,卻遲遲得不到鮑爾的正面回應,川普甚至發怒要求鮑爾辭職,一度衝擊金融市場表現。後來在財政部長貝森特緩頰下,川普才打消要求鮑爾辭職的念頭。即便如此,川普與鮑爾間的關係應該已經到冰點。鮑爾有任期制保障,他這任主席任期到明年五月。歐洲央行從去年六月開始降息,至今已八次降息,把指標利率從四.五%降到二.一五%。今年每當歐洲央行降息時,川普都會施壓鮑爾降息。當然,鮑爾也不是省油的燈,他在五月初的一場公開演講中表示,要不是關稅提高美國經濟的通膨風險,聯準會早降息了。這番言論,似乎在打臉川普政策與降息背道而馳。
進口關稅考驗通膨風險
在美國的貿易夥伴中,歐盟、日本與南韓在承諾對美國投資與能源採購計畫後,得到川普政府十五%的進口關稅,英國則拿到十%的進口關稅。越南、台灣是二○%,馬來西亞、菲律賓的進口關稅是十九%。印度未與川普達成貿易協議,得到五○%的進口關稅。與美國關係密切的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關稅分別是三五%和二五%。不僅如此,川普政府對進口鋼鐵和汽車關稅是二五%,即將要對外公布的半導體關稅傳聞將達三○○%,進口藥品關稅則可能落在一五○∼二五○%間。中國持續延長與美國的貿易談判,目前中國的進口關稅則是五五%。
美國政府向進口商品課徵關稅,進口商則會把上漲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形成當前美國通膨風險的主要來源。最新公布的八月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中,受訪消費者預期未來一年通膨預期將上升到四.九%,高於前一個月的四.五%,長期通膨預期也上升到三.九%,高於前一個月預期的三.四%。在八月數據發布之前,短期預期已經連續兩個月下降,長期通膨預期也連續三個月回落,卻又在八月份的數據上揚。受訪者擔心地認為,高物價將導致自己的生活水準下降。
廠商開始轉嫁增加成本
這次公布的七月PPI指數也顯示進口商轉嫁關稅成本給客戶,造成七月的PPI指數年增率達到三.三%,不但高於市場預期的二.五%,更比前一個月時的二.三%高出整整一個百分點。這次核心PPI指數更高達三.七%,高於市場預期的三%以及前一個月的二.六%。PPI指數是指廠商的生產成本,廠商的生產成本變高後,也會把增加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預期最快在下個月的CPI指數就可能會反應成本上揚後的數據,這可能就是鮑爾和其他聯準會主席最擔心的問題。
川普在四月二日宣布對等關稅,當時對等關稅之高引發金融市場震撼。之後川普宣布與貿易夥伴國家進行九十天的貿易談判,這段期間都課徵十%的進口關稅。或許是十%的進口關稅與先前的進口稅率變化不大,所以五、六月份的美國通膨數據表現相對平緩。隨著美國與主要貿易夥伴陸續達成貿易協議,並從八月起凱始實施上述進口關稅。上述關稅中,僅英國的進口稅率是十%,其他每個國家至少都是十五%起跳。不僅是這樣,除了歐盟與日本外,其他國家的進口關稅大多屬於疊加關稅(原有進口稅率加上述稅率),使得美國的通膨受到考驗。
對鮑爾和聯準會貨幣決策官員來說,他們正在監控未來幾個月CPI、PPI和PCE(消費者支出年增率)等通膨數據的變化。過往的經驗顯示,加關稅對通膨屬於一次性的影響,影響期間大約三到六個月,對應的就是從現在開始到年底通膨數據的影響是最大的。由於先前有九十天的關稅豁免期,進口商有囤積大量的庫存,或許現在還用不到漲價後的進口商品。等到庫存用完後,進口商就得開始進貨漲價後的商品,並會把成本轉嫁給客戶。先前川普有向Wal-Mart施壓,要零售商吃掉關稅成本,Wal-Mart等零售商暫時沒有調漲增加的成本。但零售商未來會逐漸把上漲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或者是與供應商、進口商等三方面談判如何分攤關稅成本問題。一旦三方談好如何分攤成本,零售商就有可能會向消費者調漲售價。
美國七月的零售銷售表現不錯,主要受到亞馬遜在網路購物舉行特賣會,帶動七月美國線上購物的強勁成長,Wal-Mart也在七月舉行特賣會,這使得七月零售銷售成長○.五%。七月的零售銷售數據也顯示,美國民眾減少餐飲酒吧的支出,反映出消費者面臨可支配收入成長放緩,美國家庭選擇把錢花在必需品上,減少其他非必要品的支出。
服務業成本上揚
值得注意的是,現在是美國的暑期旅遊旺季,航空機票出現三年來最大漲幅,醫療保健和娛樂服務價格也上漲,推升七月核心CPI年增率達到三.一%,這部分略高於市場預期的三%。服務業成本上揚的速度提高超三%,有可能是反應進口關稅對抑制通膨的困難度將增加。
綜合上述分析,即使通膨升溫的問題仍是聯準會官員在考量降息與否的關鍵,現階段華爾街市場普遍預期九月份的降息機率高達八五%。鮑爾將在八月下旬的Jackson Hole的全球央行總裁會議中發表演說,九月是否降息得要先觀察鮑爾的口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