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傳統產業
微軟、蘋果搶進自然碳匯,森崴能源旗下元杉森林提供本土新植造林解方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森崴能源( 6806 )轉投資公司元杉森林在碳費制度即將上路之際,於國際能源週「碳權與新能源戰略高峰論壇」中分享《碳權藍海:解鎖自然碳匯價值與潛力》,總經理胡惠雲指出,微軟、蘋果等企業搶進植樹造林,自然碳匯已成全球趨勢,象徵企業提前布局永續戰略的遠見與競爭力。
胡惠雲指出,全球企業正加速投入自然碳匯布局,今年3月微軟宣布在印度推動30年造林計畫,預計移除300萬噸二氧化碳,並購買其中150萬噸碳移除額度;亞馬遜、蘋果及多家台灣企業亦相繼投入,顯示以自然為本的新植造林、森林復育與碳權交易,已成為企業追求環境永續與長期競爭力的核心策略。
胡惠雲說,明年起企業繳納碳費時可使用碳權抵減部分費用。依碳費收費辦法,排碳大戶可申請以國內減量額度抵扣碳排量,上限為10%。若使用自願減量或抵換專案額度,可按1.2倍扣除;早期取得的先期專案額度則僅能以0.3倍計算,且限碳費開徵前三年使用。
胡惠雲指出,目前國內本土自願減量額度(碳權)仍相當有限。以元杉森林在台東池上71.97公頃平地造林為例,總種樹量約13萬棵,是全台首宗大規模自然碳匯新植造林專案。預估20年可吸收約2萬1600噸二氧化碳當量,並生產約4萬立方公尺國產木材,為企業提供可申報的自願減量額度(碳權)。
胡惠雲指出,台灣每年碳排放超過2億公噸,但自然碳匯吸收量僅約2000公噸,缺口高達九成。要實現2050淨零碳排目標,目前只是起跑點。「自然型碳移除」與「技術型碳移除」只是起跑前的場地整備,未來仍需長期投入。
他也比喻,自然型碳移除如同人類「永續調養生息的處方箋」,而技術型碳移除則像「短期特效藥」。元杉森林致力於推動以自然為本的造林復育與碳權交易,並透過生物多樣性及生物信用額度,達成生態平衡與永續正成長。他呼籲企業加入《創森大聯盟》,以技術與資金共同實現自然解方,讓永續從環境願景走向實踐。
相關新聞
-
2025/10/31 16:50
聚陽前三季賺逾1股本,Q4接單轉佳,法人看好明年獲利成長
-
2025/10/31 14:55
熙特爾-創攜手VOLVO PENTA展儲能成果,引領工地電動化與能源行動化
-
2025/10/31 07:19
正隆攜手500家夥伴推動低碳轉型,打造全台最大生質汽電共生系統
-
2025/10/31 07:04
精剛子公司台鋼航太以5.16億買下榮剛柳營廠房、設備
-
2025/10/31 07:04
豐達科Q3單季EPS 1.25元,將對馬來西亞子公司增資、增購土地擴產
-
2025/10/31 07:04
榮剛前三季EPS 1.3元,啟動庫藏股提振信心
-
2025/10/31 07:03
燁輝於智慧能源展推出全新高效能鍍面烤漆鋼品
-
2025/10/31 07:03
一零四推AI獵才顧問,上線3個月業績增6%
-
2025/10/31 07:02
華新11月不銹鋼盤價均維持平盤,11月7日舉行法說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