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新聞

  • 水冷業務帶勁,法人上修雙鴻展望,目標價1380元

    2025/10/31

    【財訊快報/記者王宜弘報導】散熱模組大廠雙鴻( 3324 )水冷業務自下半年起快速成長,台系法人估本季佔比衝破40%,明年持續勁揚,調升評等至買進,目標價1380元。



    雙鴻近日股價站穩千元大關,成為散熱模組大廠中第三千金,週五(31日)收盤續漲近3%,來到1055元價位,創收盤歷史新高價,盤中天價則落在週三(29日)的1065元價位。

    台系法人出具報告指出,雙鴻美系客戶美超微、甲骨文等,GB系列產品出貨走揚,水冷組件出貨增加,預估第三季毛利率提升,上修獲利展望,每股盈餘將突破9元創高。

    展望第四季,雙鴻營收將達77.8億元,季增31%續創新高,水冷佔比從第三季的32%提升到41%,主要是分歧管強勁出貨所帶動,上修第四季EPS 13.04元,全年賺近3股本。

    該機構預估,明年GB系列出貨量將達5.5萬櫃,年增1.29倍,包括甲骨文、戴爾、微軟與美超微同步成長,加上AMD MI系列也放大貢獻,明年全年雙鴻水冷佔比可望達43%,較今年的30%大幅提升,此外,ASIC業務也有望加入貢獻,明年估賺逾5.7個股本。



  • 地震理賠與匯損回沖,欣銓Q3獲利大增47%,通訊晶片需求力挺Q4業績

    2025/10/31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半導體CP測試廠欣銓( 3264 )受惠於去年地震賠償、匯損回沖,今年第三季獲利季增近47%,單季每股淨利1.75元,展望第四季,受惠於通訊晶片需求穩健,預估季度營收可與第三季持平。



    欣銓公布第三季獲利成績單,營收35.93億元,季增5%、年增6.6%;毛利率35.7%,季減0.6個百分點、年增6.2個百分點;單季稅後獲利8.27億元,季增46.9%、年增47.1%,第三季每股淨利1.75元。毛利率季減源自薪資與電費等成本墊高,獲利大幅季增取自去年的地震理賠與匯損回沖。

    累計今年前三季,欣銓營收102.29億元,年增2.9%;毛利率35.7%,年增7.5個百分點;前三季稅後獲利19.92億元,年增19.9%,今年前三季每股稅後淨利4.2元。

    展望第四季營運,欣銓透露,第四季營收往往會下滑,但今年受惠於通訊晶片穩健,單季業績表現可望與前季持平或是僅微幅季減,至於明年第一季,客戶端具備信心,因此欣銓自身也以審慎樂觀來看待。



  • 主計總處公布,Q3經濟成長率7.64%,AI出口火熱成推升經濟主動能

    2025/10/31

    【財訊快報/編輯部】行政院主計總處今(31)日公布114年第3季國民所得概估統計,實質GDP年增7.64%,遠高於8月預測的2.91%,上修4.73個百分點,季調後經濟成長率(saar)為5.32%。主因出口表現大幅優於預期,成為帶動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



    主計總處指出,第3季商品出口受人工智慧(AI)與新興科技應用需求強勁帶動,加上消費性電子新品拉貨效應明顯,以美元計價出口年增36.5%,折算實質輸出成長30.64%,高於預測6.44個百分點。三角貿易與服務輸出同樣表現亮眼,推升國外淨需求對GDP貢獻7.21個百分點。

    進口方面,AI產業鏈帶動原料與資本設備需求,商品進口年增24.91%,惟受旅遊支出擴大影響,整體實質輸入成長25.27%,略低於預測。

    內需部分,第3季民間消費受資通訊與休閒娛樂支出增加帶動,股市交易活絡與出國人數續增亦有助動能,惟汽機車買氣偏弱、餐飲零售平淡,整體實質成長0.92%。政府消費小幅成長0.08%,資本形成則受半導體設備與企業投資支撐,雖運輸工具投資放緩,仍呈近持平的負0.04%成長。

    整體而言,第3季國內需求實質成長0.49%,對GDP貢獻0.43個百分點,外需則為經濟成長的主要推力。主計總處表示,AI、高效能運算與雲端產業需求持續擴張,帶動出口表現強勁,將是下半年支撐台灣經濟的重要力量。



  • 天璣9500、GB10與車電助攻,聯發科Q4營收拚季增,將策略性漲價

    2025/10/31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手機晶片大廠聯發科( 2454 )預估第四季營收可季增,主因天璣9500、GB10專案以及車用晶片的營收成長,抵銷消費性電子產品在第四季傳統淡季的營收下降,此外,今年2025年全年,營收將達到超過190億美元的規模。另外公司也宣布,將策略性調整價格。



    聯發科第四季財測,以1美元兌30.6元新台幣計算,季度營收可達到1421億元新台幣∼1501億元新台幣,與今年第三季相比,營收可持平到季增6%,相較去年同期,約年減3%∼年增9%,營收成長動能取自天璣9500、GB10專案以及車用晶片的營收成長,抵銷消費性電子產品在第四季傳統淡季的營收下降。

    至於聯發科第四季營業毛利率預估為46%正負1.5個百分點,季度費用率預估為31%正負2個百分點。針對第四季毛利率目標季減,公司回應,主因產品組合變化,以及先進製程成本上升所致。聯發科也強調,自家在2026年持續有很好的成長機會,在產能吃緊的情況下,將策略性地調整價格,並分配各產品線的產能,以反映不斷上升的製造成本。

    而2025年全年,若以上述第四季財測中,營收目標的中間值計算,則聯發科2025年全年營收可望再創年度歷史新高,超過190億美元。其中2025年旗艦智慧型手機營收可望突破30億美元,年增率超過40%。此外,聯發科車用晶片業務受多家中國智慧座艙客戶推出的車款帶動,預期第四季營收年成長超過一倍,並預期此成長動延續至2026年。



  • 營業毛利下滑影響,聯發科Q3淨利季減近一成,單季每股賺15.84元

    2025/10/31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手機晶片大廠聯發科( 2454 ),公布第三季成績單,單季毛利率46.5%,較前季減少2.6個百分點,淨利254億5100萬元,季減9.3%;單季每股淨利15.84元。聯發科第三季淨利、淨利率與每股淨利較前季及去年同期減少,主因營業毛利較低所致。



    聯發科第三季營收1,420億9700萬元,較前季減少5.5%,較去年同期增加7.8%。本季營業收入較前季減少,主要因部分客戶提前拉貨至上半年。而第三季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增加,主要因聯發科第三季AI旗艦手機及AI平板電腦晶片市佔率提升。

    此外,該公司第三季營業毛利為661億1200萬元,較前季減少10.5%,較去年同期增加2.7%。第三季毛利率為46.5%,較前季減少2.6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減少2.3個百分點。公司分析,第三季毛利率較前季減少,主要因今年第二季毛利率包含因一次性項目帶來的1.9個百分點正面影響。至於第三季毛利率較去年同期減少,主要反應部分產品的毛利率變動。

    而聯發科第三季營業費用為439億2400萬元(佔營業收入30.9%),今年第二季營業費用為444億9900萬元(佔營業收入29.6%),去年同期則為404億8300萬元(佔營業收入30.7%)。今年第三季營業費用較前季微幅降低,較去年同期增加,其增加主要因持續投入研發活動。

    該公司今年第三季營業利益為221億8800萬元,較前一季減少24.5%,也比去年同期減少7.0%。今年第三季營業利益率為15.6%,低於前一季之19.5%,及去年同期之18.1%。

    此外,聯發科第三季營業外淨利益為77億7200萬元,佔營業收入5.5%,主要來自利息、股利收入、以及認列TCON出售案收入。第三季所得稅費用為45億900萬元。

    聯發科今年第三季本期淨利為254億5100萬元,較前一季減少9.3%,較去年同期減少0.5%。第三季本期淨利率為17.9%,低於前一季之18.7%,及去年同期之19.4%。第三季每股淨利15.84元,低於前一季之17.50元,及去年同期之15.94元。

    此外,聯發科第三季底存貨淨額為569億6400萬元。第三季存貨週轉天數為68日,高於前季之66日,低於去年同期之74日。





  • 台積電急殺、指數翻黑,低檔低本益比股或成資金避風港

    2025/10/31

    【財訊快報/黃啟乙】台股10月份最後一個交易日,集中市場收盤劇烈震盪,加權指數一筆由紅翻黑,指數下殺約219點或0.77%,瞬量614億元。其中,台積電( 2330 )股價紅翻黑,一筆急跌20元,拖累指數終場下滑54.18點或0.19%,報28,233.35點,連續第二日黑K。



    以技術型態而言,雖然多頭趨勢並沒有改變!但短線上的乖離也確實不小。再加上近期以來,美元指數有走強味道,一旦突破101.5~102元,重新攻過年線,也許對股市而言,會造成壓力。

    以目前來看,短線漲幅高的個股,可能會有較大拉回壓力,反而可以看到股價尚在低檔,或整理一段時間的個股,若本益比不高,或有反攻力量。





  • 亞光Q3本業獲利創同期新高,前三季每股盈餘5.51元

    2025/10/31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亞光( 3019 )公布第三季財報,本業獲利創同期新高達8.78億元,季增率30%,年增率16%,稅後淨利約5.20億元,每股盈餘1.86元。累計前三季每股盈餘5.51元。展望第四季,亞光指出,全球經濟環境變化仍大,亞光持續推進三大發展契機,包括與LGIT策略合作,共同拓展車載及高階智慧型手機鏡頭市場、菲律賓新廠拓展加速進行。



    亞光第三季合併營收71.53億元,季增率4%,年增率5%,營業毛利15.74億元,季增率14%,年增率7%,主要為營收持續成長帶動毛利率上升所致,營業淨利約8.78億元,季增率30%,年增率16%,本業獲利再創同期新高,稅後淨利約5.20億元,每股盈餘1.86元。

    亞光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194.69億元,年增率16%,營業毛利38.82億元,年增率25%,營業淨利約18.59億,年增率50%,稅後淨利15.4億元,創同期新高,年增率24%,達去年全年獲利的95%,每股盈餘5.51元。

    展望第四季,亞光指出,全球經濟環境變化仍大,亞光持續發揮多元產品競爭優勢,並全面推進三大發展契機,包括與LGIT策略合作,共同拓展車載及高階智慧型手機鏡頭市場、菲律賓新廠拓展加速進行,打造成為公司重要生產基地之一,持續東南亞多元佈局。

    此外,亞光領先佈局Metalens先進技術,擴大競爭門檻,全面加速AR、VR、Metalens及AI應用產品之研發,同時以高精度感測技術,拓展佈局智慧醫療領域。



  • 華新科、佳邦、信昌電Q3獲利表現回溫,單季賺贏上半年

    2025/10/31

    【財訊快報/記者陳浩寧報導】華科集團華新科( 2492 )、佳邦( 6284 )、信昌電( 6173 )第三季獲利表現回神,其中,華新科、佳邦單季皆較上季由虧轉盈,且三者單季都賺贏上半年,而華新科、信昌電單季EPS更分別站上近8季及14季以來新高。



    華新科第三季成功較上季由虧轉盈,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10.58億元,年增137%,單季EPS 2.19元,累計前三季EPS則為2.95元,低於去年同期的4.25元。佳邦第三季也較上季重返獲利,單季EPS 1.71元,累計前三季EPS3.12元,低於去年同期的4.7元。

    而信昌電第三季獲利也大幅回溫,單季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達2.03億元,年增128%,站上近14季以來高點,單季EPS 1.18元,累計前三季EPS2.12元,略低於去年同期的2.29元。

    展望後市,信昌電看好,AI Server、Data center、工業機器人、新能源車、 PD3.1 快充、智能電網等將為主要市場預估成長較高之領域,將帶動PDC大尺寸、高功率MLCC、Chip-R應用機會增加。





  • 致茂第四季營運可望續揚,三大動能加持,明年表現更好

    2025/10/31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半導體SLT檢測設備商致茂( 2360 )昨日召開法說會,並釋出後續展望樂觀,包括受惠Power Testing和Metrology機台與SLT出貨暢旺帶動下,第四季營收可季增一成多,以及明年更樂觀看待SLT與Power Testing業務的成長動能。



    檢測設備商致茂,昨日公布第三季成績單,單季每股淨利11.99元,累計今年前三季每股淨利21.67元,獲利表現佳,帶動今日股價上漲,最高價甚至一度來到840元。

    後續展望部分,受惠於AI伺服器用Power Testing需求將帶動ATS業務成長,加上Metrology機台與SLT測試設備業務繼續創新高,法人圈估算,致茂第四季營收將可季增一成多,年增近二成,今年全年獲利可較去年成長超過一倍。致茂2024年每股淨利為12.49元。

    至於2026年部分,致茂公司釋出營運看法樂觀的訊息,明年營運成長動能可期。法人圈歸納,動能有三,其一NVIDIA明年Rubin晶片所需的SLT設備數量較今年明顯多出許多。第二,CoWoS驅動下,Metrology持續放量。第三,Power Testing業務今年成長約四成,明年客戶端持續擴產,且有800V以上的新需求。



  • 台積電強勢格局未改,台股挺升,電力股表現轉強

    2025/10/31

    【財訊快報/黃啟乙】川習會緩解貿易戰緊張情緒及美股電子盤盤後彈升,台股週五大盤持續上攻,成交量亦同步放大。權王台積電( 2330 )突破1500元後,強勢格局未改。



    不過,台達電( 2308 )與鴻海( 2317 )可能進入短線整理,因此加權指數在挑戰2萬9千點之上時,仍面臨一定壓力。

    其他個股方面,電力股表現轉強,華城( 1519 )攻上漲停,士電( 1503 )、亞力( 1514 )、中興電( 1513 )也呈現上攻態勢。短線上,航運股同樣出現轉強跡象,近期漲幅相對較低的個股或將吸引資金流入,值得市場關注。



  • 日月光佈局AI領域高階測試業務發威,法人圈看多,股價亮燈漲停表態

    2025/10/31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全球封測龍頭日月光( 3711 ),受惠於搭上AI浪潮,第三季獲利表現亮眼,且第四季樂觀,也預估明年先進封測業務營收貢獻更大,並釋出自身在先進測試業務上滿載的利多訊息,法人圈看好後續測試業務量價齊揚的貢獻,加上集團旗下矽品在CoWoS封測端也獲得NVIDIA青睞,佈局先進封測效益明年更可觀,為此,今日開盤跳空大漲,其後買盤強勁注入,在漲停價位的247.5元開開關關。



    AI類股輪著漲,從10月開始由搭上AI浪潮的封測股日月光與京元電( 2449 )接棒,出現一波多日的強勁上漲攻勢,而昨日,日月光召開季度法說會,公布單季每股賺進2.5元的成績單,且預估第四季封測營收將有續揚的動能,也揭露自家在先進測試業務端有成績單,今年整體先進封測營收目標16億美元確定達標,明年可達26億美元。

    法人圈認為,日月光確認釋出佈局AI的效益將持續擴大的利多訊息,不論高階先進測試產能大滿載,並有供給告急的壓力,考量AI與相關ASIC晶片測試時間持續拉長,測試ASP將可上揚,日月光明年全年每股淨利超過10元無虞,整體來說,對日月光長期績效持正向看待。



  • 集保規劃股東會紀念品電子化服務,打造綠色股東會新里程碑

    2025/10/31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為響應永續發展與數位轉型潮流,集保結算所規劃「股東會紀念品電子化(eGift)服務」,並於10月16日獲金管會核准,未來將積極推廣公開發行公司簽約使用,協助企業以電子化方式發放股東會紀念品,開創「綠色股東會」數位永續新篇章。



    因應市場數位服務需求及提升股東會電子投票率,集保結算所規劃推出eGift服務,未來發行公司股東會如採用eGift,則符合持股條件的股東於完成電子投票且未交付委託書,可於指定期間登入電子投票平台線上領取股東會紀念品,此舉,不僅免除現場排隊及地點限制的不便,亦提升股東參與股東會與使用電子投票意願,更呼應「綠色股東會」理念,減少紙本及物流浪費,實現高效、便捷且節能減碳的股東服務體驗。

    集保結算所董事長林丙輝表示,eGift服務是集保結算所推動金融數位化的重要里程碑,協助發行公司打造高效率、低碳且便利的股東會數位服務生態系,帶動臺灣資本市場的永續與數位轉型。為鼓勵仟股以上股東,採用電子投票出席股東會,集保結算所同步推出「仟萬抽獎」活動,凡符合條件的股東,在完成電子投票後,除可領取發行公司原有紀念品外,還可獲得集保結算所提供的抽獎機會。

    集保結算所預計自115年3月起,提供eGift服務,並將於近期舉辦說明會,歡迎有興趣的公開發行公司洽詢參與,共同推動綠色股東會新風貌,實現數位創新與永續治理雙重目標。



  • 攻AI,仁寶砸逾28億元德州設廠,美國業務邁入新里程碑

    2025/10/31

    【財訊快報/記者王宜弘報導】仁寶( 2324 )美國業務擴展邁入新里程碑,其全資子公司Compal USA Technology Inc.(CUT)獲董事會核准,將於德州Taylor與Georgetown兩地簽署租賃協議,展開新據點的建置,以強化北美市場的布局及提升全球供應鏈韌性。



    CUT將於德州Taylor租賃廠房,設立美國製造基地,租賃合約總金額預估為6,567萬美元(約新台幣20億元)。同時,CUT也將於Georgetown租賃廠房,設立伺服器維修中心,以支援企業與雲端基礎架構需求,租賃合約總金額預估為2,843萬美元(約8.7億新台幣)。

    仁寶指出,此計畫反映其在當前地緣政治環境下,積極回應市場需求並進行長期策略規劃;德州的投資象徵仁寶邁向新階段,強化在高階製造與科技服務領域的重要夥伴角色。

    仁寶總經理Anthony Peter Bonadero表示,Taylor與Georgetown不僅是商業據點,更是與共享創新、誠信與機會價值的社群,仁寶將打造更穩固的基礎,提供更佳的服務予北美客戶;該公司也同時對德州政府以及德州駐台辦事處(STTO)的協助表達感謝之意。



  • 焦點股:美時併購Alvogen US長線效益,市場持續看多

    2025/10/31

    【財訊快報/徐玉君】美時( 1795 )10月以來受惠併購Alvogen US的未來展望樂觀效益,股價漲幅26%。回到基本面看,高毛利重磅血癌學名藥gRevlimid即將迎來2025年出貨高峰期,市場預期第四季獲利可望創單季歷史新高,再加上2026年與美時獲利規模相近的Alvogen US正式併入合併報表,財報將呈現亮眼吸睛效果,加上今、明年新產品陸續上市,預估營收及獲利表現可望再呈現跳躍式的成長創新高格局。



    股價目前於五日線及十日線附近進行盤整,需儘快放量向上攻擊站穩盤整區,有利於挑戰壓力319.5元





  • 光聖9月EPS 2.71元賺贏Q2,Q3每股盈餘估6-7元將創高

    2025/10/31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光通訊股光聖( 6442 )應主管機關要求公告財務自結數,9月稅後淨利2.05億元,年成長159%,每股盈餘(EPS)2.71元,一個月就賺贏第二季單季的2.6元。加上已公布的7月EPS 1.98元,合計達4.69元,法人預估,Q3 EPS約6-7元,將刷新單季歷史紀錄,全年EPS挑戰18-20元新高,亦將同步戰新高。



    光聖公布9月自結營收10.45億元,創歷史第四高,月增61.9%、年增85.99%;稅後淨利2.05億元,年成長159%,EPS 2.71元,賺贏第二季單季的2.6元。獲利亮眼,主要是營收規模擴大,以及較佳的產品組合。

    上半年EPS 6.85元,7月EPS 1.98元,法人預估,Q3 EPS約6元-7元,將刷新單季歷史紀錄。第四季雖是傳統較淡季,預估營運持穩,全年營收成長約4-5成,EPS上看18-20元,同步創下史上最佳表現。



  • Meta慘摔拖累科技股,那指、費半週四急挫逾1.5%,道瓊追低約110點

    2025/10/31

    【財訊快報/陳孟朔】市場消化聯準會(Fed)降息1碼後釋出的「或為今年最後一次」訊號後,迎來重磅科技股交出令人傻眼的成績單,Meta股價急瀉逾11%為三年最殺,科技股週四迎來近三週最殺行情,那指下挫1.57%為六個交易日首黑,且為三週來最殺,費半也回吐1.53%。



    同日,道瓊工業指數開黑一度轉升、尾盤再回落,終場收低跌109.88點或0.23%至47,522.12點;標普500跌68.25點或0.99%至6,822.34點;那指急挫377.33點或1.57%至23,581.14點,為10月10日大跌3.56%以來最遜;費城半導體指數急吐111.93點或1.53%,報7,216.00點,與那指同現六個交易日首黑,台積電ADR連五紅後小跌0.61%表現相對抗跌。

    總體經濟面上,美中領袖在韓國會晤後達成關稅與稀土等「降溫」安排,市場視為去風險但非結構性轉多;聯準會(Fed)連續兩次如期降息25個基點、但主席鮑威爾淡化年底再降息機率,聯邦基金利率期貨顯示12月再降機率回落。歐洲央行(ECB)按兵不動,歐元區成長溫和。

    Meta上季財報與資本開支前瞻引發壓力,股價急瀉85.20美元或11.33%,收在666.47美元,為5月30日以來的五個月新低,且為十個交易日首黑,並創下2022年10月27日狂瀉24.56%以來單日最慘。Alphabet在AI帶動下營收優於預期,收漲2.5%再創新高但難敵整體賣壓。亞馬遜收挫3.23%但財報與展望亮眼,盤後一度大漲逾13%;蘋果盤後季報公布前,週四股價小漲0.6%,盤後一度大漲逾5%。道瓊成分中,波音續受基本面壓力拖累下挫6.3%2,為最大魯蛇。



    美股盤後小紅

    美國股市週四盤後上揚,提供科技設備解決方案的威騰電子公司(WDC US)股價上漲,漲勢相對醒目,因該公司年度第一季業績表現優於預期的消息,催化了買盤人氣。

    道瓊指數期指上揚23.00點或0.05%,報47,700.00點。

    威騰電子公司盤後股價上漲12%。該公司發布年度第一季財報,結果當季營收淨額28.2億美元、經調整後的每股獲利1.78美元,雙雙表現優於預期。

    醫療裝置公司德康醫療公司(DXCM US)盤後股價下跌16%。股價的下跌,主要因為該公司將全年度經調整後的毛利率由此前預期的62%,下調至61%。市場分析師的預估中值為61.8%。



  • Meta發債籌資逾250億美元支撐AI擴產,週四股價重摔逾11%為3年最慘

    2025/10/31

    【財訊快報/陳孟朔】臉書母公司Meta Platforms, Inc.(美股代碼(META)宣布啟動美元公司債發行,目標籌資至少250億美元,為今年美國科企業最大規模之一。



    雖然Meta表示「我們正進入AI新時代」,但投資人更在意的是,什麼時候這些投入能轉化為實質獲利。在這方面,Meta沒有給出非常清晰且令人安心的時間線。甚至其核心廣告業務是否能在AI加速下繼續強勁,也成為疑問,股價週四收盤急瀉85.20美元或11.33%,收在666.47美元為5月30日以來的五個月新低且為十個交易日首黑,並創下2022年10月27日狂瀉24.56%以來單日最慘。

    初步簿記顯示投資人需求強勁,認購金額達1,250億美元,反映市場對其現金流與資產負債表承受度的信心。

    本次融資重點用於滿足AI基礎設施與數據中心擴建所需的資本開支,包括先進加速器採購、機房電力與網路骨幹升級,以及自建雲端能力的長期投資。公司同時表示,運算需求持續快速擴張,2026年資本支出絕對值將顯著高於2025年。

    Meta第三季財報顯示,Meta營收512.4億美元、年增26%,但因一次性所得稅費用影響,淨利降至27.1億美元、年減83%,每股盈餘1.05美元低於市場共識。公司解釋,稅負為非現金項目,主要拉高當季有效稅率至約87%,對短期每股盈餘(EPS)形成壓力。

    費用端持續攀升以配合AI擴產節奏,導致第三季總成本與費用達307.1億美元、年增32%,高於營收成長率;資本開支為193.7億美元,全年資本支出(CapEx)指引上調至700億至720億美元,反映數據中心與算力資產的前置布局。



  • 美股盤後電子盤反彈,週五台股有望開低走高

    2025/10/31

    【財訊快報/魏聖峰】受到Meta、微軟股價下跌影響,以及聯準會主席鮑爾放鷹,造成週四美股下跌。輝達股價下跌2.04%、台積電ADR也下跌0.61%。盤後交易時,亞馬遜、蘋果股價都上漲,帶動美股盤後電子盤反彈。以週四美股表現來看,週五台股可能開低走高,但反彈幅度在一定的範圍內。



    近期國際科技大廠Nvidia市值一度突破5兆美元,蘋果、微軟最近的市值也都突破4兆美元的效應,加上有AI的日韓股市最近表現強勁,維持台股的強勢表現。最近台股短線雖然漲多,即使外資略有調節,加權指數卻下不來,並維持創新高的表現。加權指數日前站上28K後,週四開盤一度創下28527.68點新高,之後指數創新高拉回,盤中即使有下跌,收盤時卻還能維持小跌,凸顯台股的強勢表現。

    台積電( 2330 )、鴻海( 2317 )兩大權值股週四盤中維持高檔震盪,穩住市場多頭信心。記憶體股的南亞科( 2408 )、華邦電( 2344 )股價短線漲幅不小,但在這波記憶體的超級循環下,台廠記憶體業者也出現難得的榮景,DDR4目前也呈現報價持續上漲趨勢,業者未來營運前景看好。快閃記憶體的群聯( 8299 )股價站上千元後持續走高,週四盤中一度拉到漲停板的1145元,晶豪科( 3006 )股價也拉到漲停板。記憶體模組廠的威剛( 3260 )、品安( 8088 )、十銓( 4967 )和商丞( 8277 )等股也維持強勢震盪。記憶體封測廠的力成( 6239 ),近期股價創185.5元新高後股價為高檔震盪,週四股價下跌2.75%,但成交量急縮,顯示短線的回檔大戶並沒有明顯出貨現象,股價震盪幾個交易日後,仍有續漲的機會,該股的技術面依然強勢。

    強勢的台股呈現多頭輪流震盪,週四電源供應器的光寶科( 2301 )和台達電( 2308 )股價拉回。先前股價一度回檔的PCB股和半導體設備股最近又有轉強趨勢。PCB指標股要觀察台光電( 2383 )、台燿( 6274 )、高技( 5439 )、金像電( 2368 )、富喬( 1815 )、德宏( 5475 )、金居( 8358 )、聯茂( 6213 )等股的趨勢,只要這些PCB股多頭趨勢有表現,就容易帶動PCB族群股價向上。不過,ABF族群最近股價稍弱,景碩( 3189 )和欣興( 3037 )股價仍處於回檔趨勢,南電( 8046 )的股價雖然處於所有均線之上,最近股價在高檔有賣壓出現,並影響到股價走高,趨勢上值得留意。

    半導體設備股最近轉強,京鼎( 3413 )、致茂( 2360 )、亞翔( 6139 )、漢唐( 2404 )、洋基工程( 6691 )、帆宣( 6196 )、聖暉*( 5536 )、牧德( 3563 )等股最近股價表現轉強,可留意未來股價發展。



  • 台光電Q3每股賺11.19元,市況熱、市佔高及擴產三大利多,後續更好

    2025/10/31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全球銅箔基板龍頭廠台光電( 2383 ),受惠於AI趨勢,今年第三季繳出每股淨利11.19元的成績單,而展望未來,市況續熱,加上今明年持續擴充產出,產能可年增三成,為此,後續表現還會更好。



    台光電公布第三季財報,受惠於AI關鍵材料需求強勁,公司業績續創歷史新高。隨著高階伺服器及交換器出貨暢旺,加上電子旺季效應,單季營收達251.5億元,再創歷史新高。稅後淨利39.6億元,每股盈餘11.19元,連續三季賺逾一個股本。

    展望未來,台光電提到,對全產品線市場前景持續看好,並分析,AI伺服器、交換器、邊緣運算、5G手機、AI PC低軌衛星及記憶體模組等應用需求穩健成長,帶動HDI及高頻高速材料市場持續擴大。

    台光電現為全球主要AI伺服器與800G交換器品牌的核心供應商。隨著新一代平台對算力及傳輸速度要求不斷提升,HDI含量持續擴增,公司預期,自家高階產品滲透率持續上升,市佔率及營收均將穩步擴大。

    在產能布局方面,台光電2025年將陸續完成中國黃石、馬來西亞檳城及中國中山等廠區的擴充,總產能較2024年增加三成。公司並同步啟動2026年的新一輪擴產計畫,將於台灣桃園、中國昆山與中山新建廠房,計畫完成後,整體產能將再提升近三成,且全年再創歷史新高可期。





  財金影音

更多



270*90
270*90
270*90
2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