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烏開戰後 全球軍工股飆漲  地緣政治風險驟增 各國國防預算大幅提高
  •   
      
作者:魏聖峰     文章出處:先探雜誌   2372期      出刊區間:114/10/02~114/10/08

戰場就是一場活生生的軍事武器舞台,德國萊茵金屬訂單爆紅,洛克希德馬丁和雷神科技生產製造的武器訂單也供不應求,股價表現皆令人驚艷。


俄烏戰爭爆發至今已三年半,歐洲各國防衛意識興起,在北約出面整合下即使沒有以北約名義出兵,卻也強力支援烏克蘭所需的軍備。今年北約高峰會議期間,在川普要求下,北約各國達成歐洲各國普遍將國防預算提升到GDP的五%。在亞洲,因應中國軍事力量向外擴張日益顯現,台灣、日本和南韓的國防預算大幅成長。全球軍費總額在二○二四年突破二.四兆美元,創歷史新高,未來每年的軍費有可能以三∼五%的幅度成長。

今年以來歐洲主要國家的股市維持創新高表現,軍工股在歐洲股市中扮演重要角色。戰場就是一場活生生的軍事武器舞台,這場戰爭中,現代科技扮演重要的角色,歐美的武器供應商因為這場戰爭而訂單源源不絕,除了歐洲各國政府訂單外,還有很多外國買家看到武器性能後下訂單,這是歐洲軍工股表現搶眼的理由。



萊茵金屬是最大受惠者



德國萊茵金屬是俄烏戰爭中的最大受惠者,這場戰爭讓該公司生產的豹2坦克在戰爭中發揮優異的性能而爆紅,烏克蘭因為豹2坦克能摧毀俄羅斯坦克防線,使得該公司的訂單大幅成長。德國在俄烏戰爭爆發後不久宣布成立一千億歐元國防基金,很大一部分就是像萊茵金屬採購坦克、彈藥裝甲車,然後在軍援烏克蘭,該公司訂單能度已經到二○三○年。

不僅德國政府大量採購,荷蘭與丹麥在戰爭期間也向萊茵金屬訂購四二台豹2坦克,再轉交給烏克蘭使用。捷克對豹2坦克也很有興趣,該國先與萊茵金屬簽下七年合約,訂購四二台豹2坦克和兩輛Buffel補助回收車,還包括後勤、維修和技術移轉,總價值達二.五億歐元。之後,捷克又向萊茵金屬再訂購十四台豹2坦克,預計明年交貨,這份訂單價值也有一.六億歐元。挪威也向萊茵金屬下坦克零件和武器系統訂單,整車訂單由Krauss-Maffei Wegman(KMW)提供,但萊茵金屬負責武器、火控系統和感測器,這份訂單總價值一.二九億歐元,挪威還有額外四四○○萬歐元的訂單選擇權。這筆屬於零組件和系統供應,而不是整車交付萊茵金屬自己生產的整輛戰車。

除坦克外,PzH 2000自走榴彈砲也是萊茵金屬的主要武器,也在這場戰爭中表現出色,訂單爆紅下的萊茵金屬,二三年營收年增十二%,二四年成長近三六%、二五年預計也將成長超過二九%,這幾年的淨利維持七.七∼九%的年成長表現。以截至第二季為止的過去四季淨利累計達二五.九五億美元。俄烏戰爭爆發初期,萊茵金屬股價約九六.九四美元,最近股價漲到一九四五歐元,累積股價漲幅高達十九倍,該公司資本市值膨脹到一○六三億美元,成為歐洲國防股的成長龍頭。



反坦克武器出風頭



標槍反坦克飛彈(FGM-148 Javelin)的特點在於攜帶方便,和「發射後不管」,是烏軍用來擊毀俄軍裝甲車與戰車的主要武器之一。這款武器由洛克希德馬丁和雷神科技生產製造,目前的訂單也供不應求。NWAL的反坦克武器,是由瑞典SAAB、達利斯生產,英國政府出資訂購後提供給烏克蘭使用。這款武器對近距離的反坦克效果最好,這場戰爭中展現優異的性能。法國達利斯(Thales)是歐洲大型國防武器供應商,在武器指揮系統、資安、雷達和太空系統是主要國防產品,該公司營收有五五%來自國防武器,其餘為交通和民用電子系統。俄烏戰爭爆發後,歐洲各國強化在資安與國防電子的投資,使得達利斯具備長期成長潛力。俄烏戰爭爆發後,該公司二三年營收成長五%、二四年成長十一.七%、預估今年也會有接近九%的成長表現。

以國防感測器和雷達著稱的Hensoldt,在俄烏戰爭爆發後拿到多筆重要訂單,包括提供烏克蘭防空雷達的TRML-4D高性能雷達與SPEXER 2000 3D MkIII 短距雷達,這筆訂單總額達到三.四億歐元。俄烏戰爭爆發後,Hensoldt不但訂單大幅成長,還強化Hensoldt在戰爭中感測器/雷達系統供應商的國際能見度。這筆訂單公開、規模大,對公司營運與信譽都是強心劑。上述訂單由德國和歐洲國家出資,並以北約名義提供給烏克蘭。德國政府的本土防空與近程防禦系統也是向Hensoldt採購,採購內容包括LVS NNbS國防需求,提升德國武裝部隊在空防感測系統與雷達的升級需求。二四年Hensoldt營收成長二一.三%、預估今年營收年增率可達二四.六%,近兩年獲利年增率分別有八.%和七.五%的表現。



貝宜系統武器出色



貝宜系統是歐洲最大的國防武器供應商,主要產品包括飆風戰機、潛艦和軍用電子系統,去年該公司有九五%的營收來自國防工業,是很純的軍工股。這幾年受惠英國國防預算擴張也即對沙國、澳洲都有國防出口專案,帶動訂單量持續攀升。二三年貝宜系統營收年增八.九%、二四年再成長十四%,預估今年營收將進一步成長到二三.六%。俄烏戰爭中,貝宜系統有許多武器表現出色,主要是由英國政府出面購買再捐贈給烏克蘭使用,包括L119、一○五釐米的拖曳榴彈砲、M777、一五五釐米超輕型榴彈砲、CV90步兵戰車/戰鬥履帶車輛、Challenger 2主戰坦克搭配L30A1火砲。其中,L119和M777均為輕型/超輕型火炮,具備快速運輸與部署特性,適合前線多變與進行快速打擊與撤退的戰況。還有這些火炮以搭配較精準的彈藥為主,而且其維修和專備零件供應完善,並在烏克蘭當地設維修工廠。



日韓軍工股表現強勁



日本雖然沒有直接涉入俄烏戰爭的武器供應,但在地緣政治風險不斷提升下,日本政府在俄烏戰爭爆發後宣布調高國防預算,從二三到二七年國防預算要增加一倍,帶動日本軍工股股價表現強勁。三菱重工是日本國防股的龍頭,國防武器產品含蓋飛彈、艦艇、防空系統與發動機,該公司來國防業務的營收占比約十∼十五%。隨著日本國防預算大幅成長,三菱重工是這場國防預算成長下的最大受益者,也是日本軍工股的核心。空軍方面有F-2、F-X戰機(第六代戰鬥機開發計畫);海軍方面有護衛艦、驅逐艦和潛艦並參與蒼龍級潛艦的研發與製造。川崎重工主力為潛艦和直升機,與航空自衛隊、海上自衛隊都有密切的合作關係,與日本政府、自衛隊合約占該公司總營收約二五%上下,也是日本重要的國防武器供應商。

IHI在日本軍工產業的角色為推進系統供應商,涵蓋戰機(F-2、F-35、F-X)、直升機、導彈(AAM系列、SM-3、PAC-3)、艦艇用燃氣渦輪,以及太空火箭與防衛衛星。在導彈與防空系統包括,AAM-4/AAM-5系列空對空飛彈和地對空導彈的推進系統,也有反導彈攔截的SM-3攔截彈、愛國者飛彈系統(PAC-3)的推進裝置系統與零件維修等。

南韓軍工產業在俄烏戰爭爆發後,因為波蘭把武器庫存捐給烏克蘭,並向南韓韓華航太訂購K9自走砲與發動機,而韓華航太還有來自中東客戶的訂單,帶動該公司這幾年股價大漲。韓國航太工業(KAL)主力產品為T-50教練機與FA-50輕型戰機,這幾年主要客戶來自東南亞與波蘭,並與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合作提升技術能量,是亞洲少數能製造戰機的軍工公司。現代精密機械的主力產品為K2戰車,這幾年主要客戶為波蘭和歐洲,帶動該公司國防武器的營收占比提升,今年以來股價漲幅接近三.六倍。韓華系統的軍工產品以電子戰、國防控制系統、無人系統與太空領域為主,受惠國防業務對該公司營運挹注,今年以來股價漲幅將近一.七倍。

  財金影音

更多



270*90
270*90
270*90
2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