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年報+展望 挑好股  對等關稅加速台灣醫藥品落地應用
  •   
      
作者:徐玉君     文章出處:先探雜誌   2365期      出刊區間:114/08/15~114/08/21


對等關稅底定,然藥品關稅卻方興未艾,據了解,為了讓藥品在美國製造,關稅很可調升到一○○%甚至最高調整到二五○%,若如此,對於台灣的生技產業究竟會造成什麼影響?短期而言,可能對整體產業造成衝擊,但是長線來看,未嘗不是為台灣的生技產業帶來藥品落地應用的曙光。時值半年報公告期,從半年報及下半年展望挑選進可攻退可守標的,應是當務之急。



聯合、醫揚再創佳績



先從財報數字看起,上半年已公告完成財報公司中,累計十二檔創下同期累計歷史新高紀錄(見表);聯合骨材(4129)儘管第二季受到匯率及產品組合影響,毛利率與營益率均同步較第一季下降三個百分點,單季稅後淨利僅四六五七萬元,單季EPS○.四八元,累計上半年稅後淨利二.三七億元,EPS二.四六元,仍然創下歷年同期新高紀錄;而七月營收更首度突破五億元整數大關,創下五.三億元歷史新高紀錄;累計前七月營收三一.七八億元,年成長二一%,亦創同期累計新高。

聯合目前骨醫材已布局全球,營收占比以歐洲及中東非洲等地達四成比重最高,亞太地區則占三八%,美洲則維持二二%占比,當中亞洲市場的日本,因為超高齡趨勢,退化性關節疾病的關節置換手術需求龐大,將成為亞太地區成長最具動能的市場;歐洲則因擁有法國、瑞士、英國及比利時等四個直營據點,透過經銷商網絡銷售營運持穩增溫;至於美國市場,受到關稅調整影響,聯合將以成本控管以及積極推出創新產品彌補關稅缺口,即便關稅可能影響獲利的成長幅度,但是整體營運仍將呈現持續成長小幅創新高趨勢。

再者,上半年營收、獲利也同創期歷史新高,專注於代理影像醫學科醫療儀器設備之導入及合作管理服務的醫影(6637),EPS達四.三二元,股價卻在公告財報後跳空跌停;關鍵因素在於毛利率、營益率分別從上一季的四九.七四%、三一.○六%大幅降至二四.八四%、十七.九二%;究其原因,竟是因五月認列去年與台中榮總簽訂的影像醫學科設備及維護合約中的設備驗收入帳,因設備交貨後營收金額龐大,但是保固及維護合約卻分期十年認列,在營收數字絕對金額龐大,但獲利認列數字卻不能同時認列下,導致毛利率及營益率數字被稀釋,但是絕對獲利數字仍然創下新高,今年五月醫影再與中榮簽訂放射腫瘤科設備合約,因此,醫影未來仍然會有設備入帳,保固維護分期認列的情況,一旦維護費逐期認列穩定後,營益率及毛利率將重新歸於穩定增長;換句話說,隨著醫影設備合約的持續簽訂,維護費用的後續認列,將持續為公司營運添再創新高利基。



保瑞雙引擎策略持續發酵



國內CDMO龍頭廠保瑞(6472),上半年賺進近兩個股本,EPS十九.五元;七月營收十七.九八億元,累計前七月合併營收一一八億元,年成長近二三%,其中的CDMO業務已脫離整合過渡期,較六月增逾二成。保瑞在近年的併購告一段落後,將以新藥及CDMO雙軌發展,新藥部分將透過授權引進與自主研發並進,聚焦罕見且未被滿足的發展性暨癲癇腦病變(DEE)領域即用型(Ready-to-Use)劑型的505(b)(2)產品。在CDMO布局上,會持續擴大投資,特別是軟管充填領域;再者,位於美國馬里蘭的Flex-Pro無菌針劑產線預計第三季開始商轉;此外,美國Maple Grove廠區臨床階段客戶於上半年中逐步深化、轉為長期策略夥伴,今年以來,保瑞CDMO業務已新增八家新客戶,多數由北美在地製造重心Maple Grove廠承接;而新增在手訂單金額已達一.三八億美元,新訂單則以加拿大與無菌製劑廠為主。大分子CDMO部分,來自泰福KY(6541)合併案整合的聖地牙哥廠也已開始營運,二千公升擴產案將吸引美國後期開發藥廠洽詢,未來營運預料仍將走在續創新高成長曲線上。

回到藥品關稅的影響,此前一再強調,台灣出口藥品至美國占台灣總出口總額一%不到,反而是進口藥品占比龐大;即便是國內老牌製藥廠,不少學名藥出口區域也以東南亞市場為主;至於原廠藥,國內的新藥研發公司成功取證的新藥,雖然大多銷至美國或歐美地區,但是也都是通過美國FDA取得核准的上市藥證,並且大多數都以罕見疾病為主,基於人道主義,川普的關稅政策應是不適用在此領域,因此影響所及的公司少之又少。



保本國內市場拓展區域商機



反而是全球性大藥廠受到的影響較大,因為很多輸美的品牌藥部分製造都是在歐洲進行,特別是愛爾蘭因為企業稅低,更是熱門的藥品原料生產基地,包含禮來的減重注射劑Zepbound和默克的癌症免疫療法Keytruda都在那裡生產。加上,美國八成以上藥品仰賴進口,特別是抗生素類藥品大多來自中國與印度。所以,應該關注的反而是關稅政策操作下的全球化現象的瓦解,在地製造如何解決原料藥供應鏈的問題。

台灣市場雖然小,但是有足夠的能力自給自足,甚至有餘力出口,健保制度限制了藥價的表現,因應關稅採用國內藥廠製造的學名藥或高價採用國內自研品牌藥,加速落實藥品的落地應用,對於未來新藥研發、市場開拓,不管是醫材、藥品,都對台灣生技醫療未來發展起激勵作用,甚至加速落地應用,將實績彰顯在市場開發的印證數據上,區域市場的開發未嘗不是台灣生技醫療產業發展的另一條大道。

  財金影音

更多



270*90
270*90
2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