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韓股市為什麼可以異軍突起?  軍工航太產業殺出一條血路
  •   
      
作者:黃啟乙     文章出處:先探雜誌   2358期      出刊區間:114/06/27~114/07/03


過去幾年,台灣的經濟表現、股市上漲的勁道,遠超南韓,令許多台灣人直言:「終於打敗韓國了!」尤其台積電(2330)的晶圓代工大幅領先三星,成為最重要的關鍵!

但今年,尤其在上半年,南韓政局動盪,尹錫悅下台,換由李在明上台,採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包括修改商業法,保護股東權益,並擴大政策補貼,進一步活絡股市。原本市場擔心,李在明的親中立場會造成南韓的經濟不確定因素,但在連番的作多政策之下,南韓股市反而一路走高,即便是遭逢先前的川普關稅利空,但南韓股市迅速回穩之後,居然已創了近三年新高,這對台灣而言,也許有不同的啟示!

從多年前台灣與南韓並列為亞洲四小龍之後,這兩個國家一直被拿來作比較,因為有許多類似的地方!

首先,台灣與南韓皆面臨共產黨侵略的威脅,甚至一九五○年還爆發了韓戰,但也因為韓戰的爆發,令美國重新認定台灣的戰略價值,把美國第七艦隊開進東北亞,防止共產國際的擴散。



南韓股市今年特別強



所以,台灣與南韓處境雷同,再加上產業發展上也有相似之處,多年來也相互拚比!

尤其在過去二十年來,南韓的經濟表現曾大幅超越台灣,讓許多人擔憂台灣會長期落後於南韓。

一直到這幾年,半導體的重要性不斷升高,原本南韓的三星也曾與台積電比肩,但隨著台積電先進製程不斷發展而上,三星反而落後於台積電之後,台灣的優勢重新展現,再加上南韓在過去二十年以來,在政策上是採取親中態度,包括三星在內的高科技公司,大量赴中國設廠投資,而汽車業也基本上是以中國為市場。到了二○一五年南韓與中國簽訂FTA,令兩國的經貿更緊密結合在一起。

但情勢開始出現急劇的變化,中國在吸收多國在中國投資的技術及經驗之後,強力打造出可以低價大量生產的產業,包括:石化、鋼鐵、汽車、手機、太陽能、LED,甚至DRAM等記憶體,快速搶奪市場。

要了解,南韓的產業基礎上一路從鋼鐵、石化,再到汽車,在三星壯大之後,從半導體再到手機,曾經是市場的領導者,中國每一年也大量自南韓進口這些產品。



南韓經濟受中國衝擊



不久之後,中國已成為手機大國,原本在中國市占率第一名的三星手機,開始被華為、小米、Oppo等中國品牌所擊潰!近年來,電動車的快速增長,南韓的現代汽車也同樣被比亞迪等低價的中國車廠所吞食,更不要說石化、鋼鐵等產業,中國的產能更遠大於南韓。再加上與中國簽訂FTA之後,中國的產品進一步打進南韓市場,令南韓對中國從長期的出超,變成近年來入超,重大產業被中國低價傾銷,導致南韓的經濟受到極大的考驗。

在同一時期,二○一四年台灣與中國的服貿協議並未通過,到了二○一八年第二季,美中貿易戰開打,令台商將生產線移回台灣,尤其美國對中國半導體設限之後,更進一步推升了產業、人才的回流,疫情之後,台積電的先進製程不斷發展,大幅超越三星、英特爾,成為市場追逐的標的。

尤其AI的崛起,台灣從上游的半導體、封測再到組裝,儼然成為全球AI製造中心,這大大推升台灣經濟增長,以及股市回升連番創下歷史新高,再次超越了南韓!

也就是因為如此,當被視為親中的李在明上台之後,市場也曾預測,如果親中政策不變,也許對南韓經濟而言,成為不確定因素!

但看到李在明上台之後,政策的重心先放在企業的補助,甚至推出對股東的保護政策,反而令南韓股市在過去幾個月以來持續大漲而上,甚至創三年以來的新高。



韓國軍工股大漲



若進一步來觀察,這一次南韓股市的走強,所展現的局面不太一樣,也就是能夠大漲的個股,基本上是避開中國可以大量生產、低價傾銷的產品,大多數是具有利基性,或獨特性的產品。其中,SK海力士(000660.KS)可先作為參考。可以了解到,這幾年中國在記憶體,尤其是DRAM的發展上十分快速,產量大增之下,令DRAM的市況欠佳,但SK海力士發展出HBM,而且與AI產業結合,甚至成為台積電的夥伴之一,令市值挑戰三星成為南韓最重要的半導體公司。

除此之外,南韓在軍工、航太產業上也走出不同的格局!應該可以這樣來說,今年以來南韓股市得以大漲而上,是大量的軍工、航太股大幅創下新高所推動。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個股,如下:Hanwha Ocean,也就是韓華海洋(042660.KS),該公司主要業務是從事商業造船到軍用艦艇的建造,甚至也介入離岸風電的建設,股價已連創二十多年來新高,來到二八萬韓元左右。再看到Samsung HVY三星重工(010140.KS),業務型態亦與韓華海洋雷同,股價也創下近年新高。

另一家HD Korea Shipbuilding韓國造船海洋(009540.KS),也生產各類商用船艦及軍艦,股價從二○二三年的七萬三千韓元,已大漲至三九萬韓元,也創造極大漲幅。



軍工產業快速增長



至於生產軍用車輛的現代Rotem(064350.KS),近期的漲幅更大,去年底股價還不到五萬韓元,現在已漲到二○萬韓元以上。以航太軍工為主的韓華航太(012450.KS),股價則創下歷史新高,近三年來,股價由六萬韓元,漲到九八萬韓元,漲幅更超過十五倍以上。

可以看到南韓產業中已出現不一樣的企業,造船業雖也受到中國競爭壓力,但轉進軍艦的製造,反而打出一片天地!再加上南韓也開始推動離岸風電產業的發展,造就股價大漲而上。

不容忽視的是,南韓近年來軍工產業快速崛起,尤其在軍工航太產業上,源起於當年台灣在生產經國號戰機之後便不再發展,於是大批人才被南韓挖走,成為目前南韓軍工航太產業的基礎,這對台灣而言是一大損失!

這已經是過去的事!現在台灣在國際地緣政治的影響之下,發展軍工產業也是重要的目標。尤其鎖定無人機的發展,可望開闢出另一條路。

不要忘了,現代化的軍事武器更強調精準打擊,先進的半導體製程再加上AI,將成為重點,這正是台灣的優勢,所以在長線趨勢上,台灣其實具有一定的條件。

更何況,軍工航太產業本就是一體兩面,就如同波音,除了生產民航機之外,也生產軍機,最近美國攻擊伊朗的B2轟炸機,主要是由波音、諾斯洛普(Northrop Grumman)所合作生產,而美國第六代戰機F-47,也是選擇波音生產製造。所以,看到今年南韓股市的崛起,其中個股的表現值得台灣參考!

再回到台股來看,南韓的造船業近年來除了轉戰軍事艦艇之外,在南韓也大力推動離岸風電產業之外,也開創了另一片天空,所以,在台灣擁有離岸風電的製造領先優勢,造就了世紀鋼集團的崛起!尤其是世紀風電(2072)申請IPO之後,股價重返去年三○○元現增價之上,技術型態進一步轉佳,有利更上一層樓!

另外,還有一檔在興櫃的東方風能(7786),除了原先的海事業務之外,近年來攻進離岸風電工作船的租賃,近年來的獲利也節節上升。去年稅後純益為十二.二九億元,EPS為八.○四元,又再創歷史獲利紀錄;而第一季相對淡季中,也創下二.五九億元的稅後純益,EPS為一.六六元,特別是五月份,營收回升至十億元以上,達到十.七三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五二.四%;而一∼五月累計營收為三○.七三億元,成長二八.八%。也許在下一個階段,一旦世紀風電順利IPO,東方風能或有跟進的空間,成為下半年之後,離岸風電產業可以再次關注的個股。



離岸風電有雙雄



再者,今年台灣出口金額再創新高,尤其五月份更突破五一七.四億美元,成長三八.六%,代表台灣的貨運特別是航空出口,應該有利業績再向上成長。其中,遠雄港(5607)單月營收除了二月份之外,正呈現節節上升的走勢!由元月份的二.九九億元一路上升,到五月份又上升至三.三一億元,為近年來新高,也較去年同期再成長十三.四%。

事實上,自去年以來,遠雄港的營收就不斷刷新紀錄,只是因新建的廠辦大樓客戶進駐率還未跟上,必須提列一定的折舊費用,導致去年呈現營收成長、但獲利卻衰退的現象。

但今年營收持續上升,而且廠商也陸續進駐之下,獲利可望提升,這已可以從第一季稅後純益一.八七億元,成長十九.九%看出端倪!依據第一季EPS達○.五二元來看,今年應該是重新進入較大成長的開始。

  財金影音

更多



270*90
270*90
270*90
2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