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中金融戰加劇 債券恐武器化  中國握有超過七千億美元美債
  •   
      
作者:魏聖峰     文章出處:先探雜誌   2348期      出刊區間:114/04/18~114/04/24

債市傳聞四月八日美債創下近年單日殖利率大反彈,中國可能趁機倒貨以達到擴大殖利率反彈的目的。以結果論而言,中國的確達到目的,逼迫川普讓步。


川普四月初公布的對等關稅名單,持續給予中國極限施壓,除了中國被加徵高關稅外,被中國用來洗產地的柬埔寨、緬甸、孟加拉甚至非洲的馬達加斯加等國,也都被川普加徵高關稅。不僅如此,由於中國不但沒有向川普政府釋出談判訊息,反而宣布對美國進口到中國商品加徵到八四%關稅報復,激怒川普政府把中國加徵的關稅提高到一四五%。

美中關係越來越激化下,美國公債市場突然在四月八日出現殖利率強勁反彈,市場揣測中國有可能以賣美債方式來報復川普的對等關稅。不論這次美債殖利率大反彈是否有中國在背後操弄,美中兩國的金融戰已經開打,美債、美元都有可能成為中國報復美國的武器。



美債是無風險的商品?



美國聯邦政府債務超過三六兆美元,但美國公債市場的規模比美股還大。根據外電統計,截至去年底到今年初的數據,美國公債市場未償債餘額大約在三三到三四兆美元之間,是全球最大、最具流動性的債券市場。在投資學的教科書內,美國公債是屬於無風險的商品,因為美國政府不會賴帳,到期一定會兌現給投資人。不過,市場變化總是複雜的,雖然市場人士認為美國不會賴帳,但美國公債到底還是不是無風險的商品,現在可能要帶上一個疑問句。這裡有兩個問題,如果投資人是屬於長期投資、領債息、持有到到期日才會贖回的人,美國公債仍是無風險商品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投資人投資美國公債是屬於資本利得操作的,可能就會暗藏潛在的投資風險。

川普選上總統後,美債殖利率一度從先前低點的三.七五%反彈到將近四.七%附近。當時美債市場擔心川普的關稅政策可能引發美國通膨,美國只要有通膨就很難說服聯準會降息。市場的軌跡總是有脈絡可循,只要十年期美債殖利率反彈到接近四.八%附近,市場認為美債殖利率大致到頂,部分想低接的投資人就會進場布局,並等待之後殖利率的下跌。股神巴菲特就曾經在二三年底十年期美債殖利率反彈到五%進場布局,並押對後來美債殖利率下跌。



美債一度是資金避風港



今年上半年,十年期美債殖利率一度反彈到四.七五%附近,由於聯準會去年有降息,指標利率已降到四.二五∼四.五%。所以當十年期美債殖利率反彈超過聯邦資金利率上限時,債市交易人普遍認為當時的確是一個殖利率相對高點區。川普就任後,先拿關稅對加拿大和墨西哥開刀,並造成當時美股下跌。當時債市市場嗅到一種美國經濟可能因為關稅戰而出現衰退的可能性增加,吸引很多資金流向債市避險,一度讓十年期美債殖利率跌破四%。假如當時的美債殖利率跌破四%後再往下跌,的確有可能會讓聯準會考慮下半年提高降息的空間。

然而,就在川普宣布報復性加徵關稅後不久,美債殖利率在四月八日異常地大反彈,十年期美債殖利率近日已反彈到四.四七%、兩年期美債殖利率也反彈到四.二五%、三十年期美債殖利率更是反彈到四.四九二%,相當接近五%水準。當周,三十年期美債殖利率大彈四八.二個基點,創下近四十年來單周最大殖利率反彈。十年期美債殖利率當周也躍升五十個基點,也創下二三年半以來單周最大殖利率反彈幅度。債市分析師普遍認為,這個是不尋常的訊號,通常在市場普遍呈現焦慮時,美債一向被視為是資金避風港,但這次卻沒有發揮該有的角色。



美債失去資金避風港功能



事後,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給市場一個答案,那就是「基差交易」,因為市場行情震盪激烈,交易所要求市場參與的避險基金補交保證金,有些避險基金不想補保證金就把部位給出掉,後來引發一連串市場的連鎖反應所造成的結果。基差交易是一種投機交易,就是承做公債期貨與現貨間的價差,參與者全都是避險基金和公債交易機構,大部分參與者都是使用槓桿操作,所以會放大市場交易金額。貝森特表示,事發當時承做基差交易的市場規模約一兆美元。

阿波羅全球管理機構首席經濟分析師Torsten Slok事後的報告中有提到,除了基差交易遭到槓桿避險基金平倉因素外,他還指出債市殖利率大反彈當天,日圓、加幣和歐元全都升值,顯示當時外資可能正在拋售美債,以及當時的恐慌指數處於五○左右的高位,顯示當時避險操作頻繁,反應當時大型資產管理公司正在削減利率、信用與股市的風險。

Torsten Slok在這裡點出的外資就相當引人注目,有可能是持有美債大戶趁機倒貨所引發的債市殖利率大反彈。如果是外資倒貨,那就有可能是中國趁著債市大震盪期間在市場倒貨,助長當時債市殖利率的反彈。事實上,美國的房貸和信用卡的利率大多以十年期公債殖利率作為利率參考指標。這次十年期美債殖利率飆升,推升三十年期美國房貸利率再度升破七%,提高美國繳房貸民眾的利息壓力。美債殖利率是市場交易的結果,聯準會決定調整利率結構時,也都會以債市的殖利率作為參考,甚至有時候聯準會也會在市場扮演重要的角色,引導殖利率倒他想要的方向行進。

從附表的外國持有美國公債來看,日本目前是持有美債部位最高的國家,持有金額達一.○七九三兆美元,中國持有七六○八億美元是持有美債部位第二高的國家。台灣也是持有美債大戶,持有二九○四億美元,名列持有美債第十一大國。為什麼這些國家會持有龐大的美債部位?因為持有美債部位較高的國家通常與美國享有龐大的貿易順差,把貿易順差部位以美債的形式當作外匯存底。中國過去十多年以來幾乎每年都與美國有龐大的貿易順差,中國才會累積龐大的美債部位。去年中國與美國間有二九五四億美元的貿易順差,二三年則有二七九一.○七億美元的貿易順差,中國長年都是美國最大貿易順差國。



中國持續減碼美債



在疫情以前中國一直都是美國公債最大持有國,只不過經歷在川普第一個任期間,川普向中國發動貿易戰,從那時候起中國就開始減持美國公債。從中國增減持美國公債部位多少也反應美國與中國間的關係。兩國關係好的時候,中國持有美國公債部位較高,反之就減持。二一年一月拜登上台後,持續掐緊對中國的科技封鎖,也對中國不友善,所以中國人行在拜登上台後持續減碼美國公債部位,一直到今年幾乎都維持減碼。中國人行一路賣美債,反之日本從一八年十月開始加碼美國公債,這段期間日本雖然也減碼美國公債,但減碼部位比中國少,從疫情過後不久,日本一直就成為美債最大持有國。

四月八日美債殖利率大反彈後,外電就傳出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拍板定案下,當天中國倒貨總值約五百億美元的美債,才會助長當天美債殖利率的強勁反彈,以報復川普給中國加徵關稅。不管當天中國有沒有在美債市場倒貨,但現在持有超過七千多億元美債的中國,手中的美國債券可當作武器,左右美債殖利率表現。以中國手中的美債部位,若持續利用市場震盪激烈期間倒貨,的確有可能把美債殖利率拉高,甚至會引來聯準會的關切。因為只要中國倒貨到了一個水準,說不定把十、三十年期的中長期債券殖利率給拉高超過五%以上,屆時聯準會想要降息也沒辦法,等於是給川普賞了一記耳光。以中國目前持有的美債規模,這是做得到的事。

一旦拉高美債殖利率,有可能造成美元在外匯市場貶值,同期間避險貨幣的日圓、加幣與歐元升值。川普加徵關稅後,會造成美國進口物價上漲,甚至美國民眾開始囤貨。假如中國已在債市倒貨,的確可以達到擾亂美國經濟和金融市場秩序的目的,以逼迫川普政府在加徵關稅方面讓步。對中國來說,現在手中持有龐大部位的美債,的確是向金融工具的武器。

  財金影音

更多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