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esla為何崩跌?  2025年將是電動車關鍵年代
  •   
      
作者:黃啟乙     文章出處:先探雜誌   2343期      出刊區間:114/03/14~114/03/20


二○二五年,也許就是全球電動車產業出現轉折的關鍵年代。

電動車的崛起,最關鍵是Tesla橫空出世,帶動全球汽車產業的革命。一時之間,傳統車廠進退失據,從原先的觀望,再企圖急起直追,但Tesla早已遙遙領先,市值超過一兆美元,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汽車企業。

在那時,原本具有銷售第一、第二的福斯集團,以及日本豐田,市值分別才一千億美元,以及兩千億美元左右,即便是銷售數量,以及獲利依然大大超越Tesla,但股價的表現,以及市值的比較上,即便是豐田、福斯仍遠遠不及。



Tesla曾獲中國資源支持



而後,中國開始以優厚的條件,吸引Tesla赴中國上海設立超級工廠。二○一九年,也就是在疫情爆發前,上海超級工廠開始投產,這不僅改變了Tesla的命運,也正式拉動了中國電動車產業發展的開始。

有著中國政府的政策支持,提供大批廉價土地,銀行也供應低廉的資金,使得Tesla自二○一九年之後,年銷量正式突破五○萬輛,也順利轉虧為盈,業績及股價扶搖而上,創造了Tesla的傳奇。

但Tesla到中國接受政策的支持,也付出一定的代價,被要求零件供應鏈甚至電池,必須採用中國產品。如此一來,成為中國電動車得以快速成長的最大推手。

也因為如此,在中國將大量資源投入電動車產業之後,開始要付出代價了!當中國電動車大量廠商投入生產之後,電動車的價格快速下跌,甚至連龍頭比亞迪(01211.HK),在今年也推出一輛不到七萬人民幣的電動車,試想這能賺錢嗎?

一時之間,低價電動車不僅在中國市場低價競銷的情況,售價愈殺愈低!甚至也開始殺入國際市場,不僅令傳統大型車企紛紛暫緩電動車的發展計畫,也擾亂全球車市,甚至可以看到在中國境內,國際品牌廠的汽車銷量大減,也跟著殺價競銷。而國際市場也紛紛對中國生產的電動車拉高進口關稅,防止中國電動車的傾銷。

如今,連Tesla也開始遭到反噬,尤其在今年前兩個月,在歐洲、中國的銷量大幅衰退,造成近期股價連續重挫,從去年十二月十八日的四八八.五三美元,一度跌到上周低點二一七.○二美元,跌掉了五五%之多,令市值也減損八千億美元以上。



Tesla業績出現衰退



Tesla在三個月不到的時間,股價腰斬過頭,這似乎是一個趨勢反轉的訊號,雖然比亞迪從今年元月十三日,自二四五.四港元起漲,到二月二十七日創下四○八港元高價,開始拉回,但在這個過程中,創造了六六%以上的漲幅,但看到Tesla目前的狀況,可視為先行指標。

不要忘了,中國電動車產業得以發展,有幾個重要關鍵。第一個是從Tesla到中國設廠之後,生產電動車的技術就已外流了!第二個,因為Tesla在中國的零件必須以中國供應鏈為主,也為中國的電動車零組件打下了基礎,尤其是電池大廠寧德時代(300750.SZ),也因此而壯大。

第三個,就是中國政府大量補貼電動車產業,最高峰時期,中國申請在案的電動車企業,就有七、八○家以上,其中有相當大的比例,是「騙補助」,而後便一個又一個被淘汰出場。

也就是說,中國電動車接受中國大量財政補貼,成為被各國檢討的目標,拉高進口關稅,成為首要目標;接下來,可能會因為國安問題,中國的電動車也可能會被限制進口。這也是造成傳統大車企暫緩進一步發展電動車的主因。

按此推論,進入二○二五年之後,中國電動車在中國境內殺價競銷的情況更嚴重,比亞迪率先推出不到七萬人民幣的車種,只是剛開始而已。

接下來,也因為電動車殺價促銷之下,汽車的穩定性堪憂,問題可能會一一出現。更值得注意的是,今年DeepSeek橫空出世之下,打亂了全球AI產業的秩序,也令DeepSeek爆紅,更進一步帶動中國科技股全面性的大漲!

一定要了解所謂的「中國特色」,當DeepSeek爆紅之後,在短時間取得極大的利益之後,一定會有千千萬萬個「DeepSeek」在中國出現,中國從中央到地方,也是加大政策的補貼或注資來支撐。

對中國經濟而言,過去二十多年來,就是依靠著房地產來支撐經濟發展,但二○二三年初,恆大集團倒閉之後,中國的房地產景氣便崩潰而下,造成居民消費力大減,這正是自二○二三年以來,中國內需經濟大幅縮水的主因之一。



房地產崩潰重創中國內需



在失去房地產的支撐,這幾年就以電動車產業作為經濟的支撐,享受著政府的資源,所以當DeepSeek崛起之後,一旦政策資源轉向至AI產業,將是電動車產業一大警訊!因為中國的政府資源就那麼大!一旦又被AI產業所分食,電動車產業恐怕要面臨衝擊。

事實上,已經可以看到,不少中國電動車廠在給供應鏈付款上,已經有拖延的情況,甚至傳出九個月到一年以上的拖欠,造成應付帳款的水位正大大上升中。

甚至有市場研究,即便是比亞迪的壓力也正升高之中,還傳出比亞迪若再加上應付帳款的隱形負債,已高達四四一億美元以上,這個數字恐怕會持續上升。



前兩月中國進口明顯衰退



面對這種情況,「現金流」成為最後的防線!或許可以看到,各車廠為了「拚現金」,殺價的情況會更嚴重,一旦出現價格不斷下殺,但車子開始賣不動時,就是中國電動車產業崩潰的開始。

果如此,中國的內需經濟可能會更慘!在房地產崩盤後,中國經濟已經被砍了一大刀;如果汽車產業再出問題,那就是第二刀!以美國內需經濟的架構來看,房地產以及汽車銷量是重要內需的經濟指標;而中國也許沒有美國那麼明顯,但也不要忘了,汽車產業的上、中、下游創造了多少就業人口,一旦榮景不在,失業率就會再暴增,屆時中國經濟只會更慘!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警訊出現,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統計數據來看,今年一∼二月份中國的進口較去年衰退八.四%。按理,中國的進口項目有相當的比重是工業零組件,包括半導體在內,而進口的衰退,可能意味著提前反應工業接單的情況衰退,一旦工業生產再走低,中國的情況就可能比想像中嚴重!

回到一開始所提到的,二○二五年是電動車轉折的關鍵年代,Tesla可能是先行指標,中國的電動車產業也可能開始盛極而衰!值得多加注意。

再回到台股來看,面對外在環境的多變,便一再強調這一、兩年大漲的個股,可能要進入調整,甚至連台積電(2330)也難以避免!反而是未被市場關注的產業以及個股就成為黑馬!

其中,龍巖(5530)自去年以來,當股價在相對低檔時,便不斷報導的個股,但今年龍巖股價表現卻呈現黑馬之姿!在農曆年前,股價停留在五○元上方,到上周,居然可以領先市場創新高,股價也突破七○元,一度來到七○.七元,創造四成以上的漲幅。這也正是不斷提到,今年可以大漲的個股,不一定是AI相關個股,具有特殊題材性的個股,有機會成為市場追逐的標的。所以龍巖股價創新高,可以視為重要指標。

除了龍巖之外,宏全(9939)亦是長期追蹤的目標,去年EPS為九.八元,這是連續六年EPS創新高!而一∼二月份營收已達四六.一二億元,也較去年同期成長十一.九%,進入二○二五年之後,在台灣、中國以及東南亞連袂擴產、投產之下,今年的獲利可望再更上一層樓,也因為EPS達到九.八元,故而分派六.二元現金股息,逢低持續關注中。



今年將有很多黑馬股



長榮航太(2645)二月份營收又上升至十四.○一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二一.一%,合計一∼二月份營收達到二六.七六億元,按推算,第一季營收也可望較去年同期呈現更大增長幅度。所以,股價在年線上方築成底區之後,有重新再攻的可能。

一旦長榮航太的業績及股價可以再向上突破時,駐龍(4572)也可望展現更大的上漲機會。

再者,有兩檔個股─世紀鋼(9958)以及世紀風電(2072),在趨勢上也有重新轉強的跡象。

以世紀鋼來看,股價自底部翻升而上,底部型態明顯,但重點是,世紀風電才是集團內下一個重點。

世紀風電去年EPS為十.六二元,創歷史新高紀錄,前二月份營收達到十九.六二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十九.五%。重點是,去年世紀風電以現金增資方式募集了九○億元,每股認購價為三○○元,基本上是由世紀鋼及其大股東所認購。

面對台灣離岸風電產業的發展依然持續推動之下,世紀風電是最重要的公司之一,今年在年報公布之後,按理將辦理IPO,故而下一個階段世紀風電股價重返三○○元以上,應是指日可待,甚至趨勢上有向歷史高價挑戰之可能。

  財金影音

更多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