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台積電宣布將投資一千億美元,在美國設立先進製程及封裝廠之後,對台積電而言,應該是度過了川普考驗的第一關。也許還有一些細節必須處理,但基本上已經過關了。
在此之前,便認為台積電已經晉身為全球一級企業,公司市值直逼一兆美元以上,正意味著台積電在未來的發展,不單單只是追求生產技術上的進步,而是要面對政治問題,尤其是地緣政治上千絲萬縷的問題。這正是台積電能否「轉大人」,真正成為世界一級企業的關鍵。
以目前來看,在川普面前,台積電當眾宣布將投資美國一千億美元,給足川普的面子,代表著台積電已經懂得如何用「政治語言」,來處理企業發展的問題。
尤其台積電的規模愈來愈大,長期占有先進製程九成以上的市占率時,難免會被眼紅,今天如果不是川普,也會有其他人會針對台積電發難!這只是時間上的問題而已!
台積電轉大人了!
所以看到台積電可以順利面對川普的考驗,代表著台積電的實力已更上一層樓。
當然也有不少人會擔心,一旦台積電擴大在美國投資,會不會減少在台灣的投資?在四年多前,台積電首次宣布將赴美國亞利桑那州投資設廠時,也聽到不少人說到,台積電要去美國,所以會減少在台灣投資,尤其那個時候,台積電也剛宣布要在高雄設廠,令這些人感到疑慮!
結果可以看到台積電並未減少在台灣的投資,繼續推動高雄廠,而且根留台灣的動作也未曾減少。
因而,不必太擔心台積電是否會減少在台灣的投資,不要忘了,台積電是最具經營績效的世界一級企業,如何分布生產基地,台積電自有分寸。
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一九八○年代之後,日本汽車產業快速崛起,也大舉打敗了美國汽車產業,為此美國也與日本出現極大的貿易摩擦!而後,日本的汽車大廠也紛紛到美國大幅投資。到目前為止,美國甚至是墨西哥,已是包括豐田、本田在內的海外生產基地,而豐田仍然是日本的豐田,並沒有到美國投資,而減少在日本的設廠。
更何況是台積電,不僅在美國,在日本的熊本廠去年已開始投產,下一步也將前往德國。台積電這種全球化的布局,讓台積電成為世界的台積電,採取了企業長期發展最好的策略。
各國紛喊投資美國
此時看到了,不僅台積電已宣布將在美國投資一千億美元,更早之前,日本首相石破茂到美國會見川普時,也特別提到,日本將投資美國一兆美元;不久前軟銀的孫正義也大聲喊說,ARM也將投資美國一千億美元。
甚至南韓的半導體產業代表─三星及SK海力士集團,自川普第一任到拜登時代,也陸續宣布要在美國投資至少一千六百億美元。所以,台積電宣布一千億美元的投資,也是剛好而已。
面對川普的第一份考題,台積電應該是過關了,對台灣而言並不是一件壞事。
下一個階段,還有幾個關卡要過!去年台灣對美出口,創下六四八億美元的貿易順差。可以預料,如何平衡貿易,可能會成為川普政府下一個重要的議題。
尤其最近川普才提到,日圓及人民幣不宜再貶,否則貿易問題會更嚴重。按此預估,日圓應該會走向升值之路,而新台幣恐怕也會出現升值的壓力,這似乎難以避免。
再者,平衡台美之間的貿易順差,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擴大購買美國的軍工武器,以及航太飛機。相信川普政府也將以此作為談判的手段。
就台灣而言,一直以來便期待購買美國更先進的武器,擴大對美採購,應該是好事。另一方面,川普在全球的戰略上,也期待同盟的各國包括歐洲、日本、韓國甚至台灣,要提高國防預算,至少要占GDP規模的三∼五%以上;日前賴清德總統也曾公開表示,國防預算將進一步提高,先以GDP的三%為目標,所以可以預期,相關的產業以及個股也許在下一個階段,有相當可觀的表現空間。
軍工產業重新再起
若以基本面的條件,以及技術型態來看,有幾檔個股或可注意:千附精密(6829)、jpp-KY(5284)、漢翔(2634)、長榮航太(2645)、駐龍(4572)、榮剛
(5009)、龍德造船(6753)、亞航(2630)、雷虎
(8033)、融程電
(3416)、豐達科
(3004)等。
以千附精密為例,在軍工產業上,打入美國愛國者飛彈的彈匣業務。這與美國的軍工產業有著密切的關聯性。
可以看到,歷經了俄烏戰爭,美國以及同盟國在飛彈的數量,已降至安全庫存的水位,本來就有再增產的空間,再加上各國紛紛提高國防預算之下,向美國購買飛彈(包括愛國者飛彈)也會進一步增加,因而今年對千附精密而言,應該是再成長的一年,尤其去年第四季該公司營收達四.五九億元,為單季營收的新高,也較前一年度同期成長四三.七%,故而去年前三季EPS三.六九元,已較前一年度的三.五一元更見明顯成長,去年全年EPS以五元為目標,而今年可望更上一層樓,而且搭配股價在一二五元上下整理了一年以上,不排除伺機而動。
航太市場訂單滿手
至於jpp-KY,去年因AI伺服器的機殼訂單,令股價一度衝到二三九.五元的高價後拉回,歷經一段時間的整理,二○二五年似乎又是再出發的一年。因為jpp-KY,除了有AI伺服器的題材,與空巴的合作,也令該公司進入航太產業領域。
由於全球的航太市場之中,不論是空巴或波音,訂單皆滿載,但生產力不足的現象,最主要是因為受三年疫情之故,造成航太供應鏈出現掉鏈的情況。
這也是為什麼jpp-KY可以適時切入航太產業的主因。到了二○二五年,航太的供應鏈逐漸組建完成,有利於業務進一步增長。再加上航太與軍工產業是一體兩面,這對jpp-KY而言又是增長的利多。尤其該公司元月營收達二.五九億元,創下歷史單月新高紀錄,是好的開始,值得期待。
再看到龍德造船(6753),若以技術型態而言,底部型態似乎是愈來愈明顯,當股價重返年線之後,轉強的力量也正增強之中。
至於龍德造船的業績方面,去年肯定又是創新高的一年,前三季稅後純益為五.六四億元,與前一年度的五.七五億元相當接近,使得前三季EPS即達五.二一元,若再加上去年第四季獲利,預估全年EPS或可向六.五∼七元挑戰。所以,當龍德造船的股價築成中期大底之後,向上反攻的力量也正升高當中。
另外,有大底模樣的個股,也可以參考榮剛
(5009),公布去年EPS達到四.四元,將分派二.六元現金股息。
注意大底形成的個股
由於榮剛所生產的特殊鋼,主要用於航太及軍工產業,可以很清楚看到,過去三年榮剛的獲利,已經是愈來愈穩健,分別是:二○二二年EPS四.五二元;二○二三年EPS為四.六六元;以及去年的四.四元。再搭配股價也有大底形成的模樣,不排除有進一步突破的可能。
事實上,長榮航太的技術型態,也是大底形成的格局,當台灣在亞洲的航太轉運中心之後,就中長期而言,也為長榮航太帶來更大的服務維修量能。在股價重返百元以上,且站在各條均線之上,正準備伺機而攻,值得追蹤。
若再以獲利的穩健而言,駐龍(4572)是具有代表性的個股,除了二○二○以及二○二一年因疫情之故,全年EPS不足五元之外。基本上,駐龍每年EPS至少都是五元以上起跳。去年前三季EPS也有五.五五元。
當然,駐龍股價長期陷入整理,也是受到波音頻傳事故有關。但即便如此,駐龍的EPS猶可創造五元以上之成績。
進入二○二五年,波音的產量正逐漸恢復中,這對駐龍而言,應是利多,也許是獲利再創新猷的關鍵,也具有一定的可看性。
自去年以來,台灣軍工產業受到壓抑,有一部分的原因來自立法院的預算爭議,但以目前來看,也許今年立法院將有新的變化,這對台灣軍工產業的發展,或有正面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