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Gogoro的困境談起  電動車或將成為中國的未爆彈
  •   
      
作者:黃啟乙     文章出處:先探雜誌   2298期      出刊區間:113/05/03~113/05/09


在台灣的交通工具中,機車的比重相當高,近年來電動車也開始風行,其中市占率最高的領導品牌就是Gogoro,更是台灣電動機車的代表,而潤泰尹衍樑當年也看好電動機車的發展,投資了Gogoro。

Gogoro的故事相當美好,在台灣各處建立了可以抽換電池的基地站,強力推動台灣電動機車的迅速發展,堪比電動車界的Tesla。

也因為如此,Gogoro在二○二二年四月順利在美國上市,但Gogoro(GGR.US)上市之後,美好的故事便一去不復返!除了上市第一天股價衝高至十七.五九美元的高價之後,便一路走跌而下,甚至在今年三月股價還一度跌到一.二五美元,長期停留在二美元以下。

台灣雖然在電動車的領域很難建立品牌,雖然鴻海(2317)曾希望打造台灣電動車的品牌,或是代工平台,但迄今尚未見到具體的產品!

但台灣本來就是機車生產大國,也有品牌知名度,所以當年Gogoro搶攻電動機車市場之後,也帶動電動機車的快速發展。



電動車的靈魂是電池



也就在電動車發展的開始,最大的困難點就在充電過程太久,以及充電的不方便。所以Tesla在二○一二年賣出第一輛電動車Model S時,便以較快速充電,以及全力建設充電樁,而打下基礎。

當然在那個時候,也有另一種電動車的思維,就是以抽換電池的方式,來縮短充電的時間。

但最後可以發現,以抽換電池的方式並不是電動車的主流,廣設充電樁成為標準。

惟Gogoro反其道而行,反而以抽換電池的方式打下一片江山,甚至順利到美國掛牌上市。但又為什麼上市之後,股價一路下跌,長期只剩下一塊多美元的股價,問題出在哪裡?

應該可以這樣來說,不論是電動車或電動機車,最重要的關鍵就在電池,而電池在生產成本中所占比例也最高。為了消除消費者購買Tesla的疑慮,所以Tesla對電池的耐用作出保證,主要是保固期八年,或十九.二萬公里,在保固期間,Tesla會作出產品的保證。

再看到Gogoro,面對使用者的用車方式,在各地廣設抽換電池的基地站,其實相當方便,進而成就了Gogoro的市場地位。



Gogoro電池成本高



也許可以這樣來說,廣設電池站雖然成就了Gogoro,但也讓Gogoro陷入困境!

要理解,電池有一定的壽命,再加上電池價格非常高。以Tesla為例,一旦電池壞掉,要更換電池,一組電池在台灣的售價就在六○∼八○萬元,這也是為什麼Tesla為了消費者可以安心購車,提出八年保固的原因。

所謂電池的壽命,其實不是以使用年份來計算,而是充放電次數。故而Tesla所設定的八年保固,是根據正常使用情況之下,八年內充放電的次數來估算。但若頻繁使用,Tesla還有一項電池保固的限制條約,那就是十九.二萬公里。真正影響電池壽命的關鍵,就在充放電次數。

再回到Gogoro來看,因為是以抽換電池作為運轉模式,所以電池是共享方式,這使得每一顆電池的充放電次數比較高,造成電池的壽命相對較短,使用Gogoro必須不斷更換電池。

千萬不要忘了,電池的成本相當高,在Gogoro愈賣愈多之下,電池的需求量也隨之升高,造成強大的成本壓力,導致股價不振。

如今,Gogoro面臨一個抉擇,那就是要不要改變商業模式?改變抽換電池的充電方式,大幅提升充電價格?但可能面對市場銷售的負面效應,或者是用固定電池,不再以抽換電池方式進行充電?市場可以接受嗎?



低價電動車是中國災難



其實Gogoro是提早反映電動車的困境!一如先前所提到,電動車最大的成本就是電池,除非未來幾年電池成本可以快速下降,否則這一定成為電動車未來發展的隱憂!

現在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電動車生產國,而且電動車的售價基本上殺到只有二○多萬人民幣,不到一百萬新台幣。問題來了,一旦這些電動車的電池開始老化,一顆電池成本可能超過汽車的「殘值」,那麼電動車就成為最大的「工業垃圾」!

舉例而言,在中國平均一輛電動車不到三○萬人民幣,依照Tesla電池的標準,可以作出八年的保固,一旦電池過了保固期,中國電動車因為開了八年,殘值可能只剩下幾萬人民幣(這還是高估了),一旦電池壞掉,在電池成本超過殘值之下,沒有消費者會更換電池,因為成本太高,不如買一輛新的。可以試想一下,未來這些電動車怎麼處理?電池又是高汙染的工業產品,這才是真正問題所在。

也就是說,電動車產業的發展已進入新的階段,除了看到全球的電動車股價不斷走跌,包括Tesla在內,也難逃趨勢走跌命運之外,其他如:中國的理想、蔚來、小鵬汽車,甚至近來也推出電動車的小米,股價也在低檔,除了大多數電動車廠持續虧損之外,也逐步進入電動車發展的困境。

故而,開始看到歐美大汽車集團,開始放緩電動車的發展,而全球市值最大的汽車集團─豐田汽車(7203.JP),這些年也對電動車提出不同的看法之後,股價反而連創新高。股價的表現也可能是反應目前汽車產業的趨勢。

為此作個結論,從目前電動車的產業來看,純就產量而言,中國是產量最大的國家,但如果電池科技未能再進一步發展,也許電動車會成為下一個中國經濟及環境的災難!

回到台股來看,歷經短線美股的調整,也牽動著台股之後可以發現,台股的整體表現依然屬於相對強勢的股市,持續站穩在季線之上,甚至又回到兩萬點以上,比想像中強!



崇友股價一路上攻



在此情況之下,其實可以發現台股之所以如此強勢,不同於過去的台灣價值一一浮現。有一檔個股股價不斷創新,可以代表目前台灣地產的熱度─崇友(4506)

在台灣的電梯市場中市占率最高的兩家廠商,一個與日立合作的永大,以及與三菱合作的崇友。

過去三十年,永大曾西進發展,但最後並沒有完美的結果;而崇友則固守台彎,一開始獲利及股價不如永大,但如今一看,永大曾爆出家族紛爭,進而被私有化下市了,而崇友的業績及股價則步步高升,以去年為例,崇友的稅後純益達八.九五億元,創下歷史新高,EPS為五.○六元。而今年第一季營收為十二.二三億元,成長率達六.五%。

要理解,近兩年來台灣的房地產主要的熱區,並不是傳統的雙北市,而是中南部。這是因為產業回台之後,中南部就業機率大增,造成地產大熱,建商大推案,可以想像未來幾年崇友的業績,有進一步增長空間。

所以,崇友股價在過去一段時間強力拉升而上,一度來到一一五元,也創下歷史新高!這是過去所難以想像!

再看到有類似發展的個股,可以參考:永記(1726),該公司是台灣最大的油漆、塗料企業,長期以來每一年的EPS都有四∼五元,而去年的EPS也達到五.一三元,每股淨值也持續拉升到六○.四二元,今年將分派三.五元現金股息。所以,股價也逐步向八○元以上推升中。



士紙價值不斷上升



崇友及永記在過去並不獲得重視,也不是股市的熱門股,但今年以來股價可以持續上升,也許這也是另一種台灣價值的展現。

另外,隨著台灣資產價值回升,士紙(1903)也成為焦點,尤其北投士林科學園區的開發,已經拉升了士紙向上的動力。

目前已看到士紙的台北捷運站旁的閒置土地,已開始進行開發,甚至所興建的飯店也看到結構體的完成。也就是說,士紙進入開發期之後,長期的資產增值所帶來的效益更可期待。

最後可以再注意,我們長期關注的宏全(9939),即將公布四月份營收,以及第一季財報。根據去年第四季,也就是宏全一年中最淡的一季,EPS猶可創下有史以來同期新高一.三二元來看,推估今年第一季營收開始再走高之下,單季獲利應可以特別期待。

更何況,四月份之後,逐漸進入宏全的旺季,四月營收若有較大成長表現,那麼股價肯定會更上一層樓。

  財金影音

更多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