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大中華

小鵬、零跑等業績失色,中國電動車廠明年挑戰加劇,股價承壓

2025/11/28 11:29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投資者原本寄望中國電動汽車股票在財報季期間表現將會強勁,從而再添利多,結果公司業績令人失望,反而加劇了對行業前景的擔憂。

受全球風險偏好激增和中國資產前景改善的提振,中國電動汽車行業此前表現亮眼,月初時小鵬汽車今年以來的漲幅超過130%。不過,即便像比亞迪這樣成熟的公司都出現了浮現的一些壓力,讓市場對該行業快速擴張後的盈利能力產生新的疑問。

目前市場關注焦點正轉向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明年的表現,隨著政府政策支持力道減弱,中國國內需求預計將會放緩。而由於成本上升和消費者折扣持續提供,企業業績或將進一步下滑。

Edmond de Rothschild Asset Management的基金經理Bing Yuan表示,預計2026年第一季的需求環境將充滿挑戰,尤其是在近兩年的置換補貼和報廢政策促進了電動汽車購買之後,同時,競爭可能會加劇,明年的利潤率恐受影響。

由於業績不及預期,交易員迅速拋售了此前表現優異的股票。小鵬汽車持續虧損,且第四季營收預測不及預期,其香港股價一度下跌10%。零跑汽車儘管營收將近翻番,但由於利潤不及分析師預期的65%,該公司股價一度跌至4月以來最低水準。

理想汽車和蔚來汽車等其他一些公司發布的第四季營收和交付量預測均低於市場預期。這些展望表明,在車商致力完成全年銷售目標的關鍵時期,消費者需求卻在疲軟。

市場分析師曾預測,鑒於電動汽車購置稅補貼將於2026年起逐步退場,今年年底交付量將會大幅增長。根據金融媒體行業研究估算,明年情況年可能更糟,中國新能源汽車銷售增速將從今年的27%放緩至13%。

吉利汽車本月推出高達15,000元人民幣的跨年購置稅補貼方案,理想、小米等其他車商也紛紛效仿。

EFG Asset Management的基金經理Daisy Li表示,購置稅補貼加上電池成本上漲,將對利潤率構成不利影響,即使在「反內卷」號召的推動下,企業開始走出激烈的價格戰,業績壓力仍將持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