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BOE鷹派官員格琳:能源補貼有助壓低通膨預期,市場篤定12月再降息

2025/11/28 07:23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英國央行(BoE)貨幣政策委員會成員格琳(Megan Greene)週四表示,英國政府在最新預算中提出,每年為住戶減少約150英鎊能源帳單的措施,理論上有機會幫助壓低家庭對未來通膨的預期,對央行控制物價有正面作用,但實際效果仍存在不確定性。

格琳指出,政策制定者通常會「忽略」僅帶來一次性物價水準下調、而非持續拉低年增率的臨時措施;不過在當前環境下,英國家庭對通膨的主觀預期仍偏高,若能源補貼能讓民眾對未來物價漲幅不再那麼悲觀,將有利央行穩定通膨預期錨定,減輕貨幣政策單打獨鬥的壓力。她是在倫敦一場由金融機構Goodbody主辦的會議上發表上述談話。

身為委員會中較偏鷹派的一員,格琳8月曾投票反對英國央行上次25個基點的降息決定,並在11月初重申,她認為目前4%的基準利率「並未產生實質性的緊縮效果」,仍然對未來工資成長保持擔憂。這番說法顯示,在薪資黏著與服務通膨壓力揮之不去的情況下,她對進一步放鬆政策持審慎甚至保留態度。

財政面方面,英國財政大臣里夫斯(Rachel Reeves)週三在年度預算中提出規模約260億英鎊的增稅方案,一手透過能源補貼減輕家庭短期壓力,另一手以加稅強化財政紀律。市場分析認為,財政與貨幣之間的「分工」意味著,穩物價的部分負擔由政府承擔,理論上可為央行未來的降息路徑騰出一定空間,但也可能拖累中長期成長動能。

儘管格琳立場偏鷹,倫敦證交所集團(LSEG)最新數據顯示,金融市場對英國央行在12月18日貨幣政策委員會(MPC)會議後再降息25個基點的押注機率已超過九成,並預期2026年仍將再降息一至兩次。這種「央行內部口風謹慎、但市場幾乎篤定寬鬆延續」的錯位格局,凸顯出英國在通膨回落、工資黏著與經濟疲弱之間艱難取捨,後續數據與預期之間的拉扯,勢將成為左右英鎊與英債走勢的關鍵變數。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