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 >陸股
午後買氣無力,滬指週四漲幅縮至0.29%,創業板衝高後收跌0.44%

【財訊快報/陳孟朔】中國A股午後面臨買氣後繼無力的現實,滬指終場漲幅縮小至0.29%,深市和創業板則翻空各跌0.25%和0.44%,現本週首黑,這兩大指數一度最高各急漲1.4%和2.3%。消費性電子、算力晶片等科技主線表現亮眼,鋰電池產業鏈盤中亦有回暖跡象,個股漲多跌少,上漲個股近2,800檔。
收盤時,滬指收報3,875.26點,上漲0.29%,日高在3,895.59點,上日小跌0.15%;深證成指收報12,875.19點,下跌0.25%,日高在13,082.77點;創業板指收報3,031.30點,下跌0.44%,日高在3,113.44點。
類股方面,有機矽概念、造紙與電池類股表現相對堅挺;反觀,海南、海南自貿區以及影視院線等題材類股領跌,部分前期強勢標的出現獲利了結賣壓。
消費性電子與機器人概念成為場內焦點。新美星、聯得裝備、華自科技等多檔個股20%漲停,華瑞股份、力星股份等同步走強。市場消息指出,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餘承東在新品發表會上宣布推出首款陪聊機器人「智能憨憨」,售價人民幣399元;同時,工信部表示將會同相關部門加強養老服務機器人等產品研發,被視為為相關產業鏈中長期發展注入政策信心。
算力與光通訊方向延續強勢,賽微電子大漲逾15%,聯特科技、則成電子、太辰光、凱格精機、長光華芯等個股聯袂上攻。券商最新研報指出,北美五大雲端服務供應商(CSP)2025年第三季資本支出年增率均超過50%,輝達預估2026、2027年CSP資本開支將達5,490億與6,320億美元,在AI基礎設施持續擴張帶動下,1.6T光模組等高階光通訊產品需求預期上修,有望持續利多相關產業鏈。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