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大中華

iPhone Air遇冷,小米等陸廠有意撤銷Air機型,富士康月底全面停產

2025/11/27 14:55

【財訊快報/陳孟朔】中媒報導,蘋果首代iPhone Air自10月22日開賣以來,屢傳銷售明顯不如預期,市場關於「Air風潮退燒」的訊號亦陸續浮現。中國手機供應鏈人士透露,小米(01810.HK)、OPPO、vivo等多家廠商近期已相繼取消旗下Air機型專案,轉而將原本規劃搭載在Air機型上的eSIM等新方案,直接下放至品牌既有的常規產品線。

據了解,小米原本曾規劃一款「真Air」機型,定位劍指iPhone Air,放在高階數字系列之中,並已擬定清晰產品路線圖;vivo則在中端s系列上發展輕薄化Air子系列,在既有平台微調設計,主打機身輕薄與手感差異。不過隨著iPhone Air市場反應平淡,加上整體換機需求偏弱,上述專案已陸續喊停,相關技術配置改回整合至主力機型。

在陸廠中,榮耀目前仍保留類似定位的輕薄專案,但不再採用「Air」之名;聯想(00992.HK)與傳音則仍保留Air命名的型號,繼續在部分新興市場測試差異化定位。

產業人士指出,Android陣營對「Air」這一標籤的態度,正從獨立子系列回歸至功能與配置的內嵌化,更傾向在既有產品線中做輕薄或eSIM選項,而非再打造獨立子品牌。

供應鏈端的動作更凸顯iPhone Air銷售壓力。市場消息人士透露,蘋果主要代工夥伴富士康已拆除大部分iPhone Air生產線,目前僅保留約「一條半」產線應付殘餘訂單,預計11月底全面停產;另一家供應鏈企業立訊精密則已在10月底就停止生產相關機型。業界普遍傳出,蘋果已把下一代iPhone Air自未來產品規劃中移除,短期內難以見到後繼機種。

分析師指出,iPhone Air原本寄望以更輕薄機身與eSIM等新設計,搶攻高階用戶的第二支手機與部分商務族群,但在整體智慧手機市場陷入存量競爭、消費者對「輕薄+高價」接受度有限的背景下,Air型產品的差異化不足以支撐獨立系列。隨著Android陣營也將Air構想「技術下放」到常規機型,此次iPhone Air遇冷,恐成為手機品牌重新檢視輕量子系列商業價值的一個關鍵案例。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