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 >美股
甲骨文暴跌後週三大漲4.02%,華爾街「抄底派」喊價還有九成上檔空間

【財訊快報/陳孟朔】過去一個月股價近乎腰斬四成的甲骨文(Oracle,美股代碼ORCL)週三出現明顯技術性反彈,盤中一度飆升7.35%至211.51美元的日高,終場收漲7.93美元或4.02%至204.96美元,日低在196美元,不但脫離前一日創下的五個多月低位,亦寫下10月中以來單日最佳表現。一度火熱的AI與雲概念股在連番拋售後吸引「抄底派」進場,資金開始押注甲骨文近期跌勢已明顯超過基本面壓力。
多家大型機構最新報告仍維持「買入」評級,目標價較現價普遍高出九成左右。部分分析師提出「反向」觀點,指市場看空焦點--包括對OpenAI相關收入過度依賴--其實可以視為利多:即便完全不計OpenAI貢獻,估算甲骨文2030財年每股盈餘(EPS)約17美元,僅較原先情境少約4美元,自由現金流約310億美元;以目前約200美元股價計價,等於市場幾乎沒有替其OpenAI業務定價。另有機構給出382美元目標價,隱含約92%上升空間,並強調管理層對2030財年AI基礎設施業務30%至40%非通用會計準則毛利率的指引屬合理範圍,市場對逾5,000億美元剩餘履約義務(Remaining Performance Obligations, RPO)的恐慌,更多是因訊息不足而「自行腦補」。
不過,風險亦相當具體。甲骨文最近六季RPO累計成長高達411%,總量突破5,000億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鎖定多年的大型長約,增加未來重新議價與履約成本不確定性。公司為支應龐大的AI與雲數據中心擴張,近年大舉舉債,自由現金流最近一度轉為約負59億美元,為數十年來最弱表現,債務對股本比顯著高於同業,相關違約保險成本攀升,反映信貸市場審慎看待其槓桿風險。
市場消息人士透露,與OpenAI約3,000億美元雲算力協議相關的數據中心融資,今年累計已達至少650億美元,公司還準備發行約380億美元新債,用於在美國建設AI與雲數據中心,雲業務毛利率短期難以脫離「重投資、薄利潤」階段。
即便如此,「逢低買入」陣營認為,近期近三成跌幅已反映相當多擔憂,技術指標顯示個股處於超賣區,疊加公司手中仍握有龐大AI與雲訂單積壓,當中包括與OpenAI的大型合作,若未來需求與合同按計畫落地,長期現金流與營收成長仍具想像空間。
甲骨文2025財年第四季雲基礎設施收入年比急增52%至30億美元,整體RPO按年增長41%至1,380億美元,顯示未來收入可見度仍強;覆蓋該股的45名分析師中,約三分之二給予買入或以上評級,公司並預期2026財年整體雲業務增長可望超過40%,雲基礎設施更有機會維持七成以上增速。然而,若AI擴張不如預期或客戶重談長約,去槓桿壓力恐加劇,股價波動在所難免,後續投資人仍須緊盯每季財報中的現金流、負債結構與雲業務獲利率變化。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