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中國與歐盟同意敦促Nexperia內部和解,惟半導體供應鏈風險未除

2025/11/27 08:01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報導,中國商務部週三表示,已與歐盟達成共識,同意由Nexperia荷蘭與中國業務實體作為解決爭端的「第一責任方」,雙方將共同敦促兩地公司盡快展開建設性溝通,尋找長期方案,恢復全球半導體生產與供應鏈的穩定運作。外界解讀,北京此舉意在透過「企業對企業」機制推動破局,同時對荷蘭政府此前接管Nexperia一事表達不滿。

事件源於荷蘭政府9月30日以國安為由接管這家由中國資本控股的荷蘭晶片商,其後阿姆斯特丹法院又裁決取消中資企業聞泰科技對Nexperia的控制權,引發中方強烈反彈。接管措施公布後,Nexperia中國業務一度宣稱「脫離」歐洲總部,歐洲方面則以暫停向中國工廠供應晶圓作為回應,令公司內部治理與供應鏈關係同步緊張。

作為反制,中國早前對在中國封測、由Nexperia生產的部分晶片實施出口管制,對歐洲車廠及其零部件供應商造成階段性生產干擾。其後,在雙方談判推進下,中國商務部對相關出口給予豁免,荷蘭方面亦宣布暫停接管措施,晶片供應短缺壓力才稍見紓緩,但市場普遍認為風險並未完全解除。

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在最新表態中強調,荷蘭暫停接管只是「一小步」,荷蘭政府對企業的「不當行政和司法干預」仍然存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尚未真正回到常態,並持續面臨顯著不確定性。他同時希望歐盟在與荷蘭溝通中提出具建設性的解決方案,為Nexperia荷蘭與中國業務就內部安排談判創造條件,避免爭端長期化進一步衝擊產業鏈穩定。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