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傳統產業

長榮鋼鋼構訂單滿手,在手訂單超過2026年需求量,業績成長無虞

2025/11/27 07:03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長榮鋼( 2211 )第三季繳出亮麗財報數字,前三季獲利已超越2024全年水準,展望2026年景氣,總經理劉邦恩表示,科技和物流建廠持續,鋼構市場量能穩定,目前在手訂單量達28.5萬噸為歷年新高,訂單能見度已至明年第三季,不僅滿足2026全年訂單需求、甚至超出產能負荷。

長榮鋼今年前三季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30.7億元、年增46.77%,每股盈餘7.36元,超越2024全年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25.53億元,法人預估2025全年賺進一個股本無虞。劉邦恩說,雖然前三季平均鋼構吊裝量高於前三年水準,但原預期今年吊裝量可以再更多一些,但受限於業主自身工程進度、設計變更和工期時間問題,很多案子遞延至明年。

長榮鋼今年前三季鋼構製造量9.5萬噸、吊裝量約9.9萬噸,儘管新營及新竹兩廠合計年產能達16、17萬噸,但受業主本身土木工程進度影響,使得實際製造量和吊裝量遠低於產能配置。截至第三季末,長榮鋼在手訂單量達28.5萬噸,為近幾年新高水準,近一年新接單量達19餘萬噸,超出製造產能量,其中大樓占比82%、廠房18%。

轉投資部分,欣榮前三季月平均進場量已超過10萬噸,儲存量也超過10萬噸,優於前3年表現,在進行兩爐整改工程及汽渦輪機轉子與附屬配件更新後,整體運作效率大幅提升,今年前三季發電量、售電量及售電率已恢復往年水準,優於過去3年。

水美工程新產線已於今年4月取得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營運文件核可,並於5月取得桃園市環保局固定汙染源操作許可證,目前已正式運轉中,明年開始整個運作會完全上軌道;在新增產線之後,整體量能明顯提升,今年前三季的平均量能都高於前3年水準。他表示,雖然產業內同業競爭越來越多,但水美有長期經驗,能爭取到含有高濃度重金屬、易燃有毒、含高鹵素等較為高單價但難處理之廢棄物,仍能維持一定的獲利。

榮鼎綠能經過去年的運作,今年的狀況穩定,依BOT契約須優先處理桃園市政府交付之家戶垃圾,其餘由榮鼎綠能自行接收一般事業廢棄物,受限於總處理量,將採動態調整進廠作業,維持自收量需求及雙爐穩定運轉。而厭氧消化單元於今年2月取得商轉營運許可,將在配合桃園市政府交付量下穩定處理量能,維持售電收益。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