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輝達罕見發聲安撫拋售潮、強調GPU仍領先Google TPU一個世代

2025/11/26 07:56

【財訊快報/陳孟朔】輝達(Nvidia,美股代碼NVDA)股價在AI競爭升溫與利空消息夾擊下重挫之際,罕見在社群平台主動發聲,公開強調自家GPU平台「領先產業一個世代」,並稱是目前唯一能支援所有AI模型、覆蓋各類運算場景的通用平台,直指相較Google自研TPU等ASIC專用晶片,在效能、多功能性與互換性方面仍具優勢,意在安撫對其AI晶片霸主地位產生動搖的市場情緒。

輝達在貼文中表示,樂見Google在AI領域取得重大進展,並將持續向Google供貨,同時重申自家GPU平台可支援雲端、數據中心與各式AI工作負載,是產業中少數兼具通用性與高效能的架構。相對之下,TPU這類專用集成電路(ASIC)通常為單一公司或特定用途設計,在靈活度與通用性上不如GPU。Google則回應指,其自研TPU與輝達GPU的需求「都在加速成長」,將一如既往維持雙軌支持,凸顯其在AI基礎設施投資上的多元化策略。

在輝達發聲之前,市場已先用腳投票。輝達股價週二一度重挫7.1%,市值單日蒸發接近3,500億美元,最終收跌約2.6%創兩個月收盤新低。與此同時,Google母公司Alphabet股價則逆勢走強,盤中一度漲逾3%,終場收漲約1.6%,連續第三個交易日改寫歷史新高。交易員指出,這一漲一跌背後,反映的是市場對「雲端巨頭能否分散對輝達依賴」預期的再定價。

引爆拋售壓力的導火線,來自於有報導稱,輝達關鍵客戶Meta正考慮自2027年起在其數據中心部署Google TPU,並可能最早於明年透過Google Cloud租用TPU算力。分析師估算,相關合作規模可能達數十億美元。對一家被視為掌握逾九成AI加速晶片市占的公司而言,若大型買家開始在訂單中引入具規模的替代方案,市場自然會重新評估輝達未來的成長斜率與議價能力。

從技術結構來看,GPU與TPU都能處理訓練與推理AI模型所需的大量運算,但路徑不同。輝達GPU源自遊戲顯示卡設計,透過數千個運算核心並行處理多項任務,強項在於通用度與軟體生態;TPU則專為矩陣乘法等神經網路核心運算優化,多數工作負載是高度重複、順序執行。Google最新一代TPU「Ironwood」採用液冷設計,主打AI推理工作負載,可組成256顆到9,216顆不等的晶片集群,部分場景下在能效與營運成本上具優勢。

在競爭態勢上,Google上週推出的新一代旗艦模型Gemini 3,即是在TPU上完成訓練,進一步強化TPU作為輝達GPU「可行替代方案」的市場印象。目前已知的TPU客戶,包括Safe Superintelligence、Salesforce、Midjourney與Anthropic等新創與雲端AI玩家。Anthropic先前與Google達成協議,未來將透過多達一百萬顆TPU取得超過1吉瓦的運算能力,被視為TPU擴張的重要里程碑。不過,Google並不直接出售TPU,而是透過內部使用與雲端租用模式對外提供。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Jensen Huang)日前在財報說明會上,被問及TPU競爭壓力時曾強調,Google同時是輝達GPU的重要客戶,Gemini等模型也能在輝達平台上運行。他並轉述與Google AI實驗室領導人交流的內容,重申「用更多晶片與更多資料就能打造更強大模型」的擴展定律依舊成立。產業分析師指出,目前包括Google在內,並沒有任何一家大型科技公司尋求「完全替代」輝達GPU,較可能的情境是未來AI基礎設施將由GPU、自研ASIC與其他加速器組成「產品組合」,以因應不同工作負載與成本結構。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