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俄中談判擴大原油供應管線協議,擬延長至2033年,油市再現新變數

2025/11/25 11:38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報導,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Alexander Novak)週二在北京出席中俄商務論壇時表示,莫斯科正與北京商討擴大對華原油出口的可能性,並研究在既有政府間協議框架下,把經哈薩克輸往中國的原油供應條款延長10年,最長可延至2033年,為雙邊能源合作加上「長約保障」。

目前中國與印度已成為俄油的兩大買家,其中中國每天約自海運進口140萬桶俄羅斯原油,再加上管線輸送約90萬桶,合計每天吸納約230萬桶俄油。市場人士指出,在西方制裁持續收緊之際,俄羅斯更倚重大中華區與亞洲買家消化其原油,折價俄油也讓中國在成本端保留一定競爭優勢。

不過,華府10月剛針對俄羅斯兩家大型國營油企實施新一輪制裁,鎖定其原油貿易與結算環節。俄羅斯總統普丁其後強調,新制裁屬不友善行為,但不會對俄經濟造成實質打擊,並重申俄羅斯在全球原油供應中的關鍵角色。市場對俄油未來能否穩定流向中國與印度看法分歧,但整體出口迄今仍維持相對平穩。

分析人士指出,若俄中只是在既有產量基礎上調整流向、加碼對華長約份額,對全球供應總量影響有限,主要意義在於貿易版圖再平衡與結算體系的調整。但在美國加大對俄油制裁、同時和中國推進稀土與關稅談判的背景下,俄中能源「抱團取暖」的象徵意義增強,未來一旦出現地緣風險擾動,仍可能重新抬升油市風險溢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