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ETF
比特幣ETF 11月至今遭35億美元撤資,恐寫下成立以來最慘單月

【財訊快報/陳孟朔】美國上市比特幣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在11月遭遇大規模贖回,正邁向近兩年前問世以來最慘淡的一個月份。統計顯示,11月至今投資人已自比特幣ETF撤出約35億美元資金,幾乎追平今年2月36億美元的單月流出紀錄,為本已低迷的加密貨幣市場再添壓力。
其中,資產規模最大的比特幣現貨ETF之一IBIT 11月贖回金額已達約22億美元,若下旬未出現明顯回流,將創下自成立以來最嚴重單月資金外流紀錄。
市場人士指出,今年初比特幣ETF掛牌交易之際,曾吸引大量長線與短線資金湧入,如今資金明顯掉頭,顯示先前「新產品紅利」與情緒行情已大幅消退,部分投資人選擇鎖定利潤或暫時退場觀望。
價格走勢也呼應資金面壓力。比特幣21日急跌至80,553美元附近,為4月11日以來最低,月線一度瀉25%,創下自2022年加密產業大崩盤以來最差單月表現之一,其後在週末略有反彈,最新報價徘徊於88,823美元左右。儘管今年以來各國監管與政策面利多頻現,包括多檔新產品獲批與監管框架逐步清晰,但加密貨幣整體市值在近幾週已明顯縮水,風險資產情緒轉弱的跡象愈發明顯。
有研究機構主管直言,龍頭產品IBIT遭遇大額撤資,證實「今年較早之前的狂熱情緒已經完全冷卻」,比特幣ETF從風光掛牌、資金蜂擁而上,快速進入到估值與部位調整階段。部分專業投資人轉而關注傳統資產或高利率環境下的固定收益工具,加密資產在多元資產配置中的比重出現下修,令原本依靠被動資金推動的漲勢難以為繼。
分析師認為,比特幣ETF的資金流向正成為觀察加密市場情緒與結構性需求的重要窗口。若未來宏觀環境出現降息預期升溫、監管進一步明朗、或機構資金重新介入,加密資產仍有機會迎來新一輪資金周期;但在短期內,價格與資金雙雙承壓,波動風險恐進一步放大,投資人需提高對部位槓桿與流動性的風險意識。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