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MSTR估值跌破資產淨值風險升高,MSCI成分股審查牽動賣壓與行情

2025/11/24 08:47

【財訊快報/陳孟朔】國際指數編製公司MSCI正審議是否將主營「數碼資產儲備財庫」的企業自核心股票指數中移除,風暴核心指向以重倉比特幣聞名的策略公司(Strategy,美股代碼MSTR)。若最終拍板將數碼資產財庫公司(DAT)整體剔除,市場估算策略恐面臨高達28億美元被動資金外流壓力,股價估值甚至可能跌破其持有比特幣資產淨值。

MSCI這項審查自9月啟動,將持續至12月31日,預計明年1月15日公布最終決定,2月執行指數調整。初步名單涵蓋38家來自美國、中國與日本的DAT公司,包括Strategy、Sharplink Gaming、Riot Platforms及Marathon Digital等。

機構投資人(法人)質疑,這類公司市值主要取決於持有比特幣規模而非營運現金流,更接近投資基金性質,與MSCI一向不鼓勵此類成分股出現在核心股票指數的原則相悖。摩根大通估算,策略約560億美元市值中,約90億美元由被動指數基金持有,一旦MSCI與其他指數供應商同步調整,將觸發數十億美元級別被動賣壓。

面對外界質疑,策略在社交平台高調宣傳其「派息能力」,喊出以當前比特幣價格計算,理論上可覆蓋長達71年的股息,且只要比特幣年漲幅超過1.41%,便足以抵銷全年股息支出。公司披露,目前持有約65萬枚比特幣,按每枚8.7萬美元估值,對應資產約560億美元,年度股息覆蓋額為7億美元,債務總額則達82億美元。不過,市場人士直指相關模型建立在多重前提之上,包括比特幣價格長期持穩、全部持倉皆可順利出售或抵押融資、未遭遇額外監管與稅負衝擊、可轉債結構維持穩定,以及股息政策不被迫調整等,任何一項出現變數,都可能顛覆所謂「71年覆蓋」的美好故事。

Quantfury市場主管Daniel Muvdi更直言,只要公司真的開始大舉拋售比特幣換現支付股息,勢必立刻重創投資人信心,股價恐同步暴跌,難以想像股東會「坐視公司燃燒比特幣派息」。Artemis最新數據顯示,策略的mNAV自11月約1.4大幅滑落至20日的0.985,已跌破1,意味著公司整體估值略低於加密資產儲備本身,昔日「比特幣溢價股」光環幾乎消失。

在此背景下,Strategy最近一週仍逆勢再砸下約8.4億美元買進8,178枚比特幣,含手續費平均成本達每枚10.2萬美元,以目前約8.3萬美元價位估算,最新一批持倉已出現約1.6億美元浮虧,配合比特幣價格近期自高檔急挫、加密金庫股整體估值回吐,市場憂心Strategy槓桿押注比特幣的「飛輪模式」,正從過去的放大利多,轉化為當前放大虧損與資金撤離風險的雙面刃。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