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 法人報告

美銀示警全球「流動性峰值」,Fed恐被迫投降、比特幣成政策風向球

2025/11/24 08:01

【財訊快報/陳孟朔】美國銀行(美銀)首席投資策略師哈奈特(Michael Hartnett)發表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在2025年全球央行合計316次降息催生的「流動性盛宴」之後,加密貨幣、信貸、美元和私募股權等多類資產已陸續出現「流動性峰值」訊號,顯示寬鬆周期進入尾聲,聯準會(Fed)後續恐在金融壓力下被迫持續降息,屆時將為市場帶來一波新一輪投資機會,比特幣有望率先嗅出救市訊號。

近期市場對Fed 12月是否再降息看法分歧加大。前一階段因通膨溫和、勞動力數據轉弱,利率交易一度幾乎完全消化「12月必降」的劇本;但隨著Fed官員接連放出鷹派談話,2026年進一步寬鬆預期遭到修正,即使週末個別官員口風略偏鴿派,仍未能平息年底前貨幣政策走向的爭論。

哈奈特在報告中強調,流動性收緊已對多個風險資產造成實質衝擊,加密貨幣首當其衝,比特幣與以太幣持續回落,凸顯這一資產類別對資金環境高度敏感。他認為,銀行股、券商股等對流動性最敏感的板塊今年走勢疲弱,銀行股指數跌破140、券商指數跌破950,與2018年12月類似,正在向決策者發出「政策過緊」的警訊。

展望2026年,哈奈特預期Fed將重演「政策投降」戲碼,被迫開啟新一輪降息週期。在此情境下,他看好三大受惠標的:一是長期零息債券,久期長、對利率下行最為敏感,一旦降息成形估值彈升空間可觀;二是比特幣等加密貨幣,歷來在官方救市措施完全落地前就已提前啟動行情,對流動性變化具「金絲雀」角色;三是美股中盤股,這類企業對融資成本與信用環境最為敏感,一旦寬鬆轉向,評價修復空間大於大型權值股。

他同時點名,日本債市與匯市同步承壓,正加劇全球流動性憂慮。30年期日債近兩週跌幅約5%,年內累計重挫約12%,日圓兌美元匯率逼近160關口,創約40年新低;在新任首相推出規模約占國內生產毛額(GDP)3%的財政刺激下,日本央行實質政策利率仍深陷負值,形成「寬財政+超寬鬆貨幣」的政策錯配,引發國債遭拋售與日圓續貶的惡性循環。

哈奈特警告,日債殖利率上行與套息交易退潮,可能推動國際資本回流,收緊美元流動性,對美股、信用債及加密貨幣構成外溢壓力。美國中盤股估值目前約在15倍低檔,受惠製造業回流與貿易摩擦緩解的基本面尚在,但股價卻長期落後,反映Fed政策調整已明顯落後於實體經濟需求。一旦Fed在壓力下選擇「投降式降息」,包括比特幣在內的流動性敏感資產將有機會率先完成重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