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 生技產業

佑全看藥局淘汰調整期至少再兩年,董座稱穩健展店、推差異化商品因應

2025/11/21 10:25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連鎖藥局佑全( 6929 )面對市場競爭加劇,前三季營收年減,每股虧損擴大至1.01元。董事長劉志平表示,台灣藥局密度遠高於海外,整體市場處於「不合理、且極度內卷」的階段,市場將進入為期至少兩年的淘汰調整期,小規模連鎖及無二代接班的獨立藥局將首當其衝。佑全將持盈保泰,以穩健腳步展店,自有品牌等差異化商品同步推進,推升營收、毛利。

佑全第三季營收7.8955億元,較上一季衰退3.34%、創下近8季以來新低,比去年同期衰退約2.84%;毛利率33.38%,營業虧損2341萬元;歸屬母公司稅後虧損2624萬元,每股虧損0.58元。累計前三季營收24.04億元,較前一年衰退2.05%;歸屬母公司稅後虧損4532萬元,每股虧損1.01元。

總經理文德蘭表示,受限於藥師人力不足,人員招募困難,加上百貨公司因消防法規趨嚴、開店數量減少,明年展店策略將趨保守,展店幅度約落在3%至5%。截至今年共有172家門市,共關閉6家體質較弱店點、開出8家新店,年底前將再新增2家。

劉治平指出,目前藥局市場競爭十分激烈,未來一至兩年內的淘汰速度將會加快。雖然每年都有大量藥師進入市場,但實際的人力缺口始終無法填補,藥師門檻與需求量持續拉高,使整個市場承受雙重擠壓。他認為市場的整頓至少需要兩年時間才能逐步顯現。

他認為,台灣藥局產業在全球範圍來看不太正常,藥局相對人口的密度比東南亞高出將近兩倍,競爭太激烈,未來兩年一定會進入淘汰期。產業競爭的結果會取決於誰的「口袋深」,在高成本、高競爭下,包括藥師年長的獨立藥局無人接班,規模十家上下的小型連鎖都將面臨生存困難。這種「困難」並非大虧損,而是經營者計算後認為投入不划算。

目前最大問題是藥局的買賣雙方無法成交,賣方仍以疫情期間的高估值作為錨定,但買方在現今競爭環境下,普遍認為估值不合理,因此交易難以進行。目前混沌的競爭狀態不會持續太久,他說,零售業本質上不是百家爭鳴的產業,而疫情只是使整體淘汰延後三年,因銷售額大幅提升,使許多本應退出市場的店家獲得延命,競爭的火雖已點燃,但尚未燒到真正的淘汰階段。

藥局市場仍具自然成長率,雖然少子化使兒童需求下降,但高齡族群與相關用品的單價提升,仍帶來穩定成長。他說,外部競爭有限,主要壓力來自同業內耗,只要能撐過這段冬天,未來仍能迎來「百花齊放」的成長空間。佑全的策略是持盈保泰,靜待市場落底,透過展店、切入商品差異化,以提升營收、獲利,以尿布市場為例,競品多聚焦嬰幼兒市場,佑全則轉向成人尿布產品,並已尋求國外製造商合作建立自有品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