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大空頭」貝瑞關閉基金退場, AI泡沫風險論再掀討論

2025/11/19 07:53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被電影「大賣空」刻畫為金融風雲人物的「大空頭」貝瑞(Michael Burry),再度因唱淡人工智慧(AI)題材而成為焦點。他先是在第三季持倉中,大舉買進輝達(Nvidia)與Palantir的看跌期權,押注AI概念估值脫離基本面,隨後卻選擇向監管機構辦理註銷,其旗下對沖基金Scion Asset Management將在年底前關閉,並向外部投資人返還資金。

貝瑞在給投資人的信中坦言,自己對市場估值的看法,已長期與實際價格走勢「明顯背離」,在這種情況下繼續替他人管理資金並不合適。這一幕讓市場聯想到他在2008年金融海嘯前夕,也曾關閉舊基金Scion Capital、忍受投資人壓力,最後才等到房市泡沫破裂、空頭部位大獲全勝。市場解讀,此番關門並非向AI多頭投降,而是把戰場轉回「家族辦公室」模式,以自有資金更有彈性地進行逆勢布局。

他所質疑的核心,在於AI題材推動的估值重評來到極端區間。包括扮演AI「鏟子」角色的輝達、以資料分析與AI應用聞名的帕蘭堤爾科技(Palantir),以及伺服器與AI伺服硬體供應商美超微(Super Micro Computer)、晶片設計公司安謀(Arm)等,股價近年在AI敘事加持下累積驚人漲幅,市場給予的本益比與成長假設接近「零失誤」情境。部分標的遠期本益比屢見百倍以上,幾乎沒有為競爭加劇、需求放緩或利率環境逆轉保留緩衝。

與此同時,支撐AI狂熱的實體基礎建設也開始浮現瓶頸。數據中心用電需求暴增,導致多地電網供應、核電與再生能源新建專案推進不如預期,形成「電力約束」隱憂;專用機櫃、關鍵零組件與建設許可也頻頻拖慢數據中心擴建進度。雲端運算及AI基礎設施服務公司CoreWeave日前因主要合作夥伴的機房工程延宕,下調全年營收指引,被視為AI基建投資與實際落地進度出現落差的縮影。

分析師指出,AI故事本身並非全然虛幻,從生產力提升到企業營運效率優化,都有實際案例支撐,龍頭企業亦具備技術與生態系護城河。然而,若在電力成本、資本支出失控、監管收緊與終端客戶投資回報遲遲不彰的多重壓力下,企業與超大型雲端客戶被迫壓縮AI支出,需求邊際放緩,現階段「定價完美」的相關個股恐對任何失誤反應放大。對選擇退居幕後、改以自有資本操作的貝瑞而言,一旦AI熱潮進入驗證與調整期,他長期警示的估值風險,或許才正要接受市場檢驗。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