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傳統產業
亞力未來3年成長動能鎖定四大領域,2026年業績可望優於今年

【財訊快報/戴海茜報導】亞力( 1514 )下午舉行線上法說會,副董事長兼總經理鄭朝彬指出,亞力未來3年成長動能主要鎖定在四大領域,包括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半導體廠重電設備、資料中心及鐵路建設,其中仍以台電強韌電網挹注營收最多,其次為半導體,除台灣市場外,外銷新加坡及美國的比重也會拉高,台鐵第三代CTC(行控中心)預計11月底開標,若能順利取得,則軌道建設業績明年可望大幅成長,整體來看,2026年營運「審慎樂觀」,業績可望優於今年。
台電強韌電網計畫部分,鄭朝彬指出,台電5600億元強韌電網計畫目標2028年加入提前完成,包括電廠建置、變電所、配電自動化及STATCOM,電廠需要的重電設備等量很大,這些都是重電廠非常大商機;鄭朝彬說,在配電(饋線)自動化開關產品開發成功,未來每年取得台電及東南亞約10億以上訂單,變壓器二廠去年完工,取得半導體改良型及亭置式變壓器約10至15億訂單;氣體絕緣變電站(GIS)部分,亞力及關聯企業每年約可取得10至15億訂單,且將逐年上升,同時也取得竹園STATCOM統包變電所20億(200MVA),未來還有6所(200至300MVA)、總金額約為150到160億市場需求,這對亞力正面挹注。
鄭朝彬進一步指出,STATCOM系統工程接獲的20億元訂單,今年是建置入帳的高峰,預估今年全年入帳12億元、營收占比約60%,累計今年前三季已入帳10億元,預估明年還有5-6億元,同時也會取得其他標案,預期STATCOM系統工程這塊還會持續成長。
半導體廠重電設備部分,半導體市場,受惠幾家重要半導體客戶於美國、新加坡、日本及德國擴廠,可望挹注營運外銷業績大增,AI資料中心建置推升GIS及變壓器需求;鄭朝彬指出,資料中心今年在統包變電所及變壓器有不錯接單,已接到8億元訂單,明年到2028年陸續認列,2026年除台灣成長外,外銷新加坡及美國市場,外銷營收占比將持續攀升。
鐵路建設部分,亞力為國內最早進入相關領域廠家,近年已取得台鐵嘉義高架化、台南地下化、花東複線化訂單,其中花東複線化約10億元,2026年到2028年是建置入帳高峰;與「日本信號」合作參與台鐵第三代CTC(行控中心)標案將在11月底開標,預算金額45-50億元間,亞力約佔20億元,若能得標2026年到2029年執行;高鐵19年、淡水捷運28年,亞力是維護更換重要設備;今年2月取得全台智慧變電所逾10億元訂單等新建置,具有潛在商機。目前正施工的案件有台鐵彰化段、宜蘭段及花東複線化工程。
針對資通訊、AI/IDC機房、交換機房高效能保護電源及電動大巴士/電動車充電市場,處長詹益源指出,過去每年貢獻約2到3億營業額,今年起國內外AI及IDC機房需求大幅成長,已接獲電信公司及電子大廠約10億訂單,未來因應國內外AI及大數據應用之市場需求,仍有爆發性成長。
詹益源指出,亞力在太陽能部分近年已陸續推出110KW、136KW及225KW等大型的太陽能變流器,參與太陽能案場的建置來提高營業收入,在儲能方面將以20呎櫃、40呎櫃的櫃體模式與知名大廠台達電子作配套結盟,一起在國內外銷售。充電樁推廣則已有90KW、160KW等快充充電樁,另240KW超速快充也已通過VPC認證。
政府推動小客車2040年全面電動化,目前電動車新車滲透率約10%、普及率未達2%,全台充電樁建置之需求仍持續成長。亞力自主研發推出符合電動車充電需求的160kW及240kW直流快充充電樁,同時也代理西班牙生產知名品牌Wall Box交流慢充充電樁,以符合快速起飛電動車充電樁的各式充電需求。
亞力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74.05億元,年成長18.42%,重回正成長,毛利率18.17%,年減0.94個百分點,主要為工程類佔比提高至25.71%,較去年同期為13.39%大增,其他自製品毛利率控制得宜,整體毛利率影響有限,稅後淨利6.02億元,年增3.09%,每股盈餘2.19元。
市場需求來看,亞力訂單來自電力能源(強韌電網相關設備及統包工程);資通訊像是AI/IDC、5G/6G機房電源保護;半導體、光電等高科技產業建廠;電廠、石化、鋼鐵、公共工程;台鐵、捷運、高鐵、輕軌相關設的軌道工業建置。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