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 生技產業

安立璽榮目標年底登錄興櫃,白斑病二期臨床下半年啟動

2025/11/18 13:22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安立璽榮以「免疫調控」為核心技術主軸,進度最快的EI-1071用於治療阿茲海默症,台灣臨床二期已在進行中,預計2026年獲得臨床結果。EI-001用於治療白斑病,已獲美國FDA、台灣TFDA臨床二期許可,預訂下半年啟動。董事長兼執行長陳泓愷近日表示,今年底將送件登錄興櫃。

白斑症為一項全球尚未被滿足的重大醫療需求,盛行率達1–2%,患者對治療的支付意願甚至高於異位性皮膚炎。安立璽榮開發的EI-001抗伽瑪干擾素抗體用於白斑病,直接針對病因核心「伽瑪干擾素(IFN-γ)」所引發的免疫攻擊循環,具高度專一性、預期安全性高,且治療方式便利,可望每1–2週注射一次。目前已獲台灣與美國FDA核准進入臨床二期,預訂下半年啟動。

經營團隊指出,對照臨床前即獲得高額授權(頭期金7000萬美元、總額14億美元)的競爭對手案例,安立璽榮的產品已進入臨床二期,未來授權案預期將更具競爭力。公司透露,目前已有企業洽談收購,但將待二期數據出爐後再行評估,以期價值提升10至20倍。

EI-1071是CSF-1R小分子抑制劑,為全球唯一專為治療神經發炎設計、且能穿越血腦屏障的免疫調節藥物,已進入臨床二期,預計2026年獲得臨床結果。董事長陳泓愷指出,神經退化疾病的惡化核心來自「神經發炎」,而公司藥物正針對此未被滿足的核心路徑。

值得注意的是,該項目累計獲得美國阿茲海默症協會及比爾蓋茲基金合計180萬美元的無償資助,是亞洲唯一獲選計畫。公司並指出,全球大型藥廠正將免疫調節視為AD治療的新方向,近期甚至有企業僅憑一期安全數據便獲近5億美元收購,而安立璽榮項目已接近該進展階段,具高度授權與併購潛力。

在腫瘤領域,公司相關新藥已成功授權給外部生技企業,並取得可觀的授權金與股權收益。該項目預計最快於明年啟動臨床一期試驗,為公司帶來明確的商業化進展。

陳泓愷表示,今年公司募資已累計完成約新台幣9億元(超過3000萬美元),資金足以支撐後續重要里程碑。隨多項臨床與授權案即將推進,預期未來兩年將迎來多項關鍵成長契機。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