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 >法人報告
玉山投信稱,美政府重啟未能安撫市場,東北亞雙雄上周成外資提款機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美國政府重啟未能安撫市場,恐慌情緒持續蔓延,外資對亞股也是賣多於買,玉山投信指出,與美國高度連動的東北亞雙雄上週成為外資賣超重心,台股遭大舉提款近30億美元,導致今年來資金動能由正翻負,南韓股市則遭賣壓近14億美元,東協市場包括泰國、印度、越南也呈現資金淨流出;表現較佳的印尼、馬來西亞上週分別有2.3億美元與1.23億美元國際資金挹注,菲律賓也力守資金淨流入。
從股市漲跌來看,玉山投信表示,上週亞股表現分歧,越南、印度、南韓股市雖遭外資減持,但股市仍上漲,週線漲幅1.4%至2.2%不等,表現較為落後的則為菲律賓的-3.04%、泰國股市的-2.58%,以及陸股的-1.08%。
保德信全球藍籌ETF ( 009810 )經理人黃相慈表示,美國眾議院於上週三通過臨時撥款議案,聯邦政府在停擺43天後得以重啟,市場更加關注延宕數週未公布的經濟數據,如非農新增就業人口及消費者物價指數等,但由於部分數據可能丟失,在缺乏指引的情況下,利率期貨市場對12月降息的預期丕變,FedWatch顯示截至上週五,12月降息機率僅剩50%,加上科技股估值偏高問題持續引發市場擔憂,企業財報表現分化使美股上週表現跌宕起伏。
黃相慈指出,根據IMF持續上修明年全球經濟成長率,未來經濟成長有望在低利、減稅及放鬆管制下溫和擴張,S&P500成分股今年第三季營收普遍預估將成長10%至13%,且已公布財報企業獲利優於預期比例超過8成,超越2023、2024年高點,反映美股企業獲利成長動能無虞。
黃相慈分析,儘管10月美國零售銷售數據因政府關門而延後發布,但今年美國民眾的消費力不畏對等關稅衝擊,萬聖節買氣促使電商為年末消費季大舉鋪貨,根據全美零售聯合會(NRF)預估,今年11月及12月假期銷售額將成長3.7%至4.2%,總金額首次突破1兆美元大關達到1.01至1.02兆美元。
歐洲市場方面,黃相慈表示,上週歐洲股市表現強勁,在美國政府停擺即將結束的預期下大漲,市場情緒顯著回暖,整體財報亮眼推動歐股再創歷史新高,加上歐元區通膨降溫,德國最新CPI數據均低於預期,強化市場對歐洲央行未來降息的預期,進一步推動股市走高。隨歐洲財報季接近尾聲,MSCI歐洲指數每股獲利成長率達5.7%,遠高於市場預期的零成長,其中銀行與工業類股受惠於美國政府停擺僵局解除,表現突出成為領漲類股,在市場風險偏好回升之下,帶動歐洲金融股與出口型企業信心增強。
PGIM保德信中國中小基金經理人陳舜津指出,中國財政部於11月上旬宣布延續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對重點領域貸款給予貼息支持,10月CPI年增率轉為0.2%,核心CPI年增1.2%,連續6個月成長,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減2.1%,降幅較9月的2.3%減少且連續第3個月縮小,月增幅轉為成長0.1%,為今年以來首度呈現正成長,顯示刺激政策及長假效應皆對經濟帶來正面效果,市場對內需復甦預期升溫,帶動大消費類股漲幅居前。
在雙11購物節部份,陳舜津表示,今年電商銷售總額年增14.2%達1.7兆人民幣,再創歷史新高,銷售產品中以AI相關產品成為亮點,3C數位類尤其強勁,惟增速相對放緩,總額成長但部分品牌銷售持平或下滑,顯示市場仍受房地產與收入壓力影響,而傳統社區團購明顯萎縮,反映出消費者更偏向理性購物。
為了強化企業市場競爭優勢,陳舜津分析,阿里巴巴宣布將打造個人AI助手「千問App」,正式加入全球AI大戰,此舉亦為阿里巴巴年初宣布投資3800億人民幣投入AI基礎建設後,又一重磅布局,根據阿里巴巴最新財報,雲端業務已成為集團成長最快部門。
台股昨(17)日漲勢於盤中持續收斂,終場上漲49.81點,漲幅0.18%,指數收在27447.31點,仍落於月線之下,成交金額5243.82億元。PGIM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廖炳焜指出,近期台股動能圍繞在「記憶體市場反轉」及「AI長線趨勢」兩大主軸,在9月及10月的強漲後,三大法人11月累計賣超金額達2456億,但在全球AI資本支出尚未減緩前,台股基本面仍相對強勁,台灣近期公布10月單月出口突破600億美元,本週將公布的外銷訂單依然可樂觀看待,出口「淡季不淡」的榮景有望延續至年底。
廖炳焜分析,本週市場重頭戲為輝達財報,若能繳出亮眼成績,則有助於降低市場對AI泡沫的擔憂,根據FactSet資料顯示,在華爾街追蹤輝達股票的66位分析師中僅1人看空、60位分析師給予輝達買進或表現優越之評價,其餘5人給予中立評等,配合晶圓龍頭大廠、組裝大廠等在近期法說會上皆表示第四季與明年AI訂單暢旺,預估全球AI需求趨勢不墜,台股指數震盪盤堅機率高,年底前仍有望挑戰新高。
廖炳焜認為,台股指數目前持續修正季線乖離,短線技術指標偏向整理,且外資期貨空單達3萬口之上又適逢本週結算,可能暫時影響整體投資情緒,然仍有川普調降稅率、日相高市早苗擬砸17兆日圓振興經濟、組裝大廠與OpenAI合作等利多因素,建議投資人逢低承接,以中長線AI趨勢股、業績題材族群為選股方向。
相關新聞
-
2025/11/18 16:19
群益預估,2026年指數高點挑戰34000點、低點暫估26000點
-
2025/11/18 14:31
中日摩擦、政府支出擔憂等因素影響,景順:日本遭遇股債匯三殺
-
2025/11/18 13:28
施羅德估2026年市場關鍵在『主動』,美元疲弱,看好黃金、AI與綠能
-
2025/11/18 09:11
高盛報告,中國9月再增持15噸黃金,估金價明年底上看4,900美元
-
2025/11/18 08:35
安聯看好中資股長線實力,點名兩大催化劑有望推升估值
-
2025/11/18 07:50
岡拉克示警1.7兆美元私人信貸恐淪垃圾放貸,籲持兩成現金防新風暴
-
2025/11/18 07:46
高盛:油市先冷後熱,2027年有望重返牛市軌道
-
2025/11/18 07:06
中信投信稱,輝達財報前市場觀望,外資上週拋售台股29.4億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