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韓國三星與現代集團加碼國內投資,聚焦AI與晶片應對關稅新格局

2025/11/17 09:08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隨著韓國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關稅不確定性暫告緩和,韓國兩大財閥三星與現代集團相繼拋出巨額國內投資計劃,鎖定人工智慧(AI)、晶片與機器人等高增長領域,被視為在「走出去」投入3,500億美元海外資本同時,透過「留一手」穩住本土產業與就業的關鍵布局。

韓國總統李在明週日(16日)會見財團與商界領袖時,正面回應外界對3,500億美元對美投資可能排擠本土資本支出的疑慮。他當場敦促韓企在積極參與海外併購與投資的同時,必須加大對國內的中長期投入,並強調企業可在與政府協商下,善用這筆海外投資安排,打造更有利於韓國產業升級與供應鏈安全的整體戰略。

三星電子隨即宣布,在位於韓國平澤市的超大型晶片基地增設一條新生產線,納入母集團未來五年總額達450兆韓元的國內投資藍圖之中。三星表示,新產線將主攻記憶體晶片,兼顧傳統伺服器與AI伺服器需求,以因應全球AI運算與數據中心建設持續升溫下的強勁訂單,並進一步鞏固韓國在全球記憶體市場的市占與技術優勢。

現代汽車集團亦公布,2026年至2030年間將在韓國國內投資125.2兆韓元,較過去五年投資規模放大逾四成。集團會長鄭義宣表示,這筆資金將主要用於強化研發能力、擴充生產設施,以及加速AI與機械人等前瞻技術導入,同時聚焦軟體定義汽車(Software Defined Vehicle)與新一代移動出行服務,藉此在電動化與智慧化競賽中維持領先位置。

在人力配置上,鄭義宣透露,集團2025年計畫招募約7,200人,並將2026年招聘規模進一步擴大至1萬人,重點鎖定軟體工程、智慧駕駛與移動服務等高附加價值領域。分析人士認為,在韓國對美投資壓力與美國關稅新秩序交織之下,三星與現代一連串加碼本土的訊號,有助穩定國內就業與資本開支預期,也讓外界看到韓國在AI與晶片產業鏈中,試圖透過「雙軌投資」來平衡地緣政治風險與成長機會的戰略思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