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Strategy市值跌破比特幣持倉,CEO力撇拋售傳聞稱將「持續囤幣」

2025/11/17 07:51

【財訊快報/陳孟朔】全球最大「比特幣財庫股」Strategy(美股代碼MSTR)股價上週五與幣價出現罕見倒掛。隨著比特幣跌破9.5萬美元、創六個月新低,Strategy股價在連續四天大跌33.39美元或13.8%後,上週五再追低8.79美元或4.22%,跌破200美元關口至199.75美元為去年10月17日以來的13個月新低,過去一個月重挫32%,最新市值約590億美元,反而低於帳上持有比特幣約623億美元的市值,相對淨資產價值倍數(mNAV)跌至約0.95倍,首次出現市值折價交易。

其新收盤價若與2024年11月21日締造的上市新高543美元相比,約一年內暴跌343.25美元或63%。

面對鏈上資金異動引發的「賣幣」揣測,聯合創辦人兼執行主席塞勒(Michael Saylor)出面澄清,強調公司並未拋售比特幣,反而在持續加碼。他表示,Strategy預計在11月17日公布最新一批買入紀錄,「我認為市場會感到驚喜,事實上我們一直在加速購買」,並將近期鏈上轉帳動作歸因於更換託管方,而非減持。

然而,股價跌至比特幣持倉價值之下,等同動搖Strategy的核心商業模式。過去公司仰賴股價相對持幣價值有溢價,透過增發普通股與發行可轉債、優先股來融資買幣;如今mNAV跌破1倍,意味著以新股籌資再去買比特幣的「槓桿囤幣」機制暫時失靈。法人指出,在現階段估值折價情況下,Strategy若再透過發股籌資,對既有股東的攤薄壓力將更受放大。

從負債結構來看,Strategy迄今已累計發行約82億美元可轉債及76億美元優先股,並於近期在盧森堡首度發行以歐元計價的優先股,預計每年需支付約7.15億美元股息。外界關注,若比特幣進一步步入熊市,是否迫使公司變賣部分持幣償債。券商TD Cowen分析師Lance Vitanza則認為,相關風險短期有限,主因公司多數可轉債到期日在2028年之後,目前主動出售比特幣「極不可能」。

塞勒則延續一貫「標準多頭」立場,聲稱即便比特幣價格大跌八成,Strategy資產負債表仍具足夠抵押品應付債務,強調公司策略始終是「長期買入並持有」,只是通常會在每季財報截止前暫停公告新買盤。市場人士指出,在比特幣自高點回落逾兩成、ETF單日淨流出規模創歷史次高之際,MicroStrategy股價折價與高槓桿結構,正成為觀察「比特幣財庫模式」能否撐過本輪波動的關鍵壓力測試。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