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大中華
中國財政部擴內需、加碼專項與超長期國債,力挺打造強大本土市場

【財訊快報/陳孟朔】中國財政部部長藍佛安上週五表示,建設強大國內市場是發揮中國經濟體量優勢的關鍵,也是「十五五」時期要推進的重點任務之一。未來財政政策將堅持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從提振消費、擴大有效投資與加快統一大市場建設三個方向同時發力,推動供需動態平衡與經濟良性循環,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在消費端,藍佛安指出,財政將一方面眼於釋放當期消費潛力,統籌運用財政補貼、貸款貼息等工具,擴大商品與服務消費,培育壯大新型消費增長點,打造更多消費新場景;另一方面,重提升居民長期消費能力,透過稅收制度、社會保障與轉移支付等手段,優化收入分配結構,增強中低收入群體實際購買力,以消費回合內需基本盤。
投資方面,財政部將持續擴大有效投資,強調統籌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與超長期特別國債等資金來源,優化政府投資方向,圍繞「打基礎、利長遠、補短板、調結構」加大投入力度。藍佛安強調,要通過完善機制,鼓勵和吸引民間資本參與重大工程與關鍵領域建設,發揮政府投資撬動社會投資的放大效應,進一步激活民間投資活力。
在推進統一大市場建設上,藍佛安提出,將完善有利於全國統一市場的財稅制度,通過規範稅收優惠與財政補貼政策、加強政府採購管理等方式,防止地方之間「內捲式」競爭,避免重複建設和惡性比拼,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提升資源在全國範圍內配置效率。
在宏觀財政立場上,藍佛安表示,將堅持積極取向,加強逆周期與跨周期調節,根據經濟形勢變化,合理確定赤字率與舉債規模,組合運用預算安排、稅收政策、政府債券與轉移支付等工具,用好現有政策空間,保持財政支出強度,形成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持續支撐。同時,未來財政資源配置將向現代化產業體系、科技創新、教育、社會保障、農業農村與生態環保等關鍵領域適度傾斜。
他強調,財政政策設計將更加注重系統性與協同性,強化與貨幣、產業、區域等政策的配合,提升政策制定與執行全過程的協調程度,確保各類政策同向發力、同頻共振,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與建設強大國內市場的合力。
相關新聞
-
2025/11/17 15:59
中國加大化妝品產業扶持力道,培育具國際競爭力國有品牌
-
2025/11/17 15:54
中國11月18日起啟動對美國進口正丙醇雙反期終複審調查
-
2025/11/17 14:37
百勝中國推進展店計畫,明年拚2萬店、2030年挑戰3萬店
-
2025/11/17 12:21
吉利汽車Q3營收年增27%,淨獲利成長近六成
-
2025/11/17 08:14
華為傳21日推AI新技術,算力利用率看7成,劍指輝達GPU資源調度方案
-
2025/11/17 08:05
Labubu進軍大銀幕,泡泡瑪特攜手索尼影業打造IP電影
-
2025/11/17 08:03
高瓴HHLR Q3重倉中概股持股、市值季增逾3成,拼多多穩居第一股
-
2025/11/17 07:49
宇樹科技132天完成IPO輔導,擬赴科創板搶灘人形機器人第一股
-
2025/11/17 07:14
中國推動消費升級引領產業升級,強調增強消費品供需適配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