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 >生技產業
保瑞Q3毛利率回升,前三季獲利減逾2成,EPS 21.34元,擬買庫藏股200張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保瑞藥業( 6472 )公布2025年第三季財報,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6.34億元,EPS 5.09元(含停業單位每股虧損1.49元),低於市場預期。累計前三季營收149億元,年增一成,但毛利率、本業獲利同降,稅後淨利26.49億元,年減24.46%,EPS 21.34元。保瑞也宣布,14日起於每股價格新台幣450元至新台幣900元執行庫藏股,預計買回200張,主要目的是轉讓股份予員工。
保瑞表示,截至第三季末,受惠於產能與劑型擴張,包括內部委託訂單在內的CDMO業務不計內部客戶前三季營收達新台幣52.7億元,年增18.98%,亦重拾季增趨勢;若計入內部訂單,前三季累計營收以突破新台幣70億元,年增趨近60%。第三季保瑞共完成4.18億劑產品開發與生產,全球前二十大藥廠貢獻CDMO營收比例約33%,顯示高端製藥客戶群持續擴大。
目前CDMO在手訂單達2.96億美元,涵蓋27項新合約與超過20項新產品,其中72%為商業化專案,2026年營運能見度明確。董事長盛保熙表示,經過一年整合與成本優化,CDMO事業競爭力顯著提升,不僅可支援集團旗下Upsher-Smith學名藥產品內製化,更有望啟動美國地區部分專科用藥的自製生產。大分子CDMO業務季增近五成;除Cipla外,再新增一名ADC新客戶與數個既有客戶的規格變更。同時,也新增一家大分子CDMO客戶,雙方攜手打造一站式平台,加速大分子業務的擴展。
在美國營運佈局方面,保瑞積極整合生產據點與技術平台,順利關閉明尼蘇達州Plymouth區域,並調整馬里蘭州針劑廠舊有產線,整體無菌充填產能淨增約10%,加拿大與明尼蘇達州的固體與液體劑型產能增幅約3%。盛保熙表示,今年為公司歷年最大規模資本支出年度,團隊已依既定藍圖穩健執行,設備汰換與擴充後將顯著提升整體營運效率與製造彈性。
全球銷售業務受下架品項庫存逐步去化及新產品尚待取證影響,近期表現呈現波動。第三季營收為30.2億元、年減6.4%。Upsher-Smith原有學名藥受到價格競爭及內部供貨轉移延宕影響,導致高成本庫存銷售虧損並反映於停業部門,所幸目前庫存已大幅改善。
不過,專科用藥動能明顯增強,其中Vigabatrin三種劑型的市場滲透率持續提升,且美國癲癇治療市場正由難治型癲癇(DRE)轉向發展性暨癲癇腦病變(DEE),傳統藥物難以滿足需求,使相關產品受惠,已觀察到總病患數於10月出現新一輪明顯成長。此外,用於治療裘馨氏肌肉失養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的Deflazacort tablet已成功取得品牌名,後續將以品牌藥物方式強化行銷布局。保瑞強調,後續將持續優化學名藥產品組合,並聚焦高價值與專科用藥,以強化整體營運動能。
盛保熙強調,公司已完成年度營運整合與精實計畫,推升CDMO業務獲利創下歷史新高,雙引擎事業正式進入穩健擴張的新成長階段;未來,保瑞將藉由橫跨亞洲與北美的CDMO網絡,將關稅與地緣挑戰轉化為合作契機,強化全球製藥供應鏈韌性。此外,於美國OTCQX市場發行Level-1 ADR掛牌計畫進度目前如期進行中,此計畫不涉及募資故沒有稀釋效應,但盼能提升保瑞在國際市場多方面的認可,成為兼具規模與成長性、受信任與青睞的國際品牌。
保瑞第三季營收48億元,略低於前一季;毛利率45.19%,較前一季增加約3.7個百分點;營業利益10.63億元,季增7.1%;稅後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6.34億元,略優於上季,但在停業單位淨利認列調整影響下,EPS為5.09元,低於上季的5.95元,低於市場預期。累計前三季營收149億元,年增一成,但毛利率、本業獲利同降,稅後淨利26.49億元,年減24.46%,EPS 21.34元。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