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 生技產業

石崇良:健保總額明年破兆助攻生醫產業,但千億缺口「讓我睡不著」

2025/11/12 11:49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臺灣今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衛福部長石崇良今(12)日表示,生醫健康產業挑戰與機會並存,除面臨人口老化、健保財務壓力等多重挑戰,但也孕育了智慧醫療、生物資料庫應用等新契機,生物資料庫條例面臨數位轉型,修正條例將把「基因資料」與「數位資訊」納入範圍,目標明年上半年完成立法,擴大應用範圍。2026年健保總額將突破一兆元,對挹注產業發展有很大的幫助,但這兆元產業意味每年健保缺口高達1100億元也是「讓我睡不著」的關鍵,如何擴大財源是未來必須思考的課題。

石崇良指出,臺灣65歲以上人口比例今年將突破20%,高齡人口增加帶動醫療需求快速上升,與少子化造成的勞動力減少形成「雙重壓力」。目前補充保費的貢獻不到10%,若經濟成長停滯、人力持續下降,健保總額將難以維持現有規模。

臺灣的全民健康保險支出連續兩年創下新高。去年健保總額為新台幣8755億元,今年攀升至9286億元,若加上公務預算挹注,總額已達9467億元。2026年預算初步核定後,總額將進一步成長至9883億元,年增率達6.5%,若再計入公務預算,整體健保支出將正式突破「兆元」大關。

石崇良說,健保總額支出突破兆元,象徵政府對醫療資源的投入增加,對生醫產業發展無疑是一大利多。然而,也是這兆元「讓我睡不著」,因為這代表健保年度財務缺口將達1100億元,未來健保總額若要持續成長,勢必須思考如何擴大財源,否則健保的永續發展將受到限制。

臺灣生醫產業正處於轉型關鍵期,政府以「法規鬆綁、科技驅動」為雙軸,推動五大政策方向。首先,在政策與法規面,加速再生醫療法及相關子法上路,建立「有條件許可(Conditional Approval)」制度,縮短新藥與創新醫材的審查時程,並以健全法制支撐生醫創新與臨床應用落地。

其次,在技術與基礎建設面,推動診所與醫院資訊系統全面雲端化,加速智慧醫療落地。人體生物資料庫(Biobank)也正推動法規修正,目標是擴大基因資料的運用範圍,將「基因資料」與「數位資訊」納入管理範圍,真正邁向數位轉型,法案預計於本會期送入立法院審議,目標在明年上半年完成立法。

最後,在產業發展與國際化面,衛福部推動健保制度優化與給付改革,鼓勵學名藥與生物相似藥使用,確保藥品供應韌性;並結合國際醫療合作與一帶三輸出模式,協助臺灣生醫產品走向全球,打造兼具健康與經濟韌性的「健康臺灣」產業生態系。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