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史上最長停擺,美經濟每週損失150億美元,Q4 GDP恐減2個百分點

2025/11/6 09:09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美國政府停擺的時間已創史上最長,且短期內無解決跡象,所造成的經濟衝擊正在不斷加劇。

此次停擺已進入第36天,超過了2019年初川普首個任期創下的前期紀錄。根據分析師估算,每停擺一週,將造成100億至30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多項估算預計每週損失規模在150億美元左右。

以往政府停擺對經濟成長的衝擊往往是暫時的,停薪休假的員工最終會獲得補發薪資,聯邦政府重啟後也會彌補停擺期間的支出缺口。

經濟專家指出,此次停擺造成的損害將更為深重,原因不僅是持續時間之長。當前經濟比七年前更為脆弱,許多美國民眾憂心通膨與就業前景。與2018-2019年政府停擺不同的是,此次影響已超出聯邦雇員薪資停發的範疇。隨著年底假日季的臨近,數百萬美國民眾無法順利獲得食品援助。

巴克萊資深美國經濟專家Jonathan Millar指出,歷史經驗表明,政府停擺不會引發災難性後果,但這次可能不同。

川普政府在停擺期間試圖解雇數千名聯邦雇員,並暗示不應為所有約65萬名停薪的雇員補發工資。儘管這些做法不一定會施行,但它們為經濟可在多大程度上復甦帶來了更多不確定性。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指稱,根據停擺持續時間長短,此次停擺可能使第四季經濟增速降低多達2個百分點。若僵局延續至感恩節當週,約14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將徹底無法挽回。

政府停擺的連鎖反應已波及私營領域,從閒置的政府承包商,到依賴遊客的商業機構因部分公園及博物館關閉而遭受重創。全國部分最繁忙機場也因空中交通管制員短缺而出現航班延誤。而這些員工也在必須照常工作,但卻沒有報酬的雇員之列。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