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美政府「關門式緊縮」抽走7,000億美元流動性,效應堪比多次升息

2025/11/4 10:54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美國政府關門進入第35天,即將創下最長關門時間紀錄的同時,美國財政部一般帳戶(TGA)在三個月內自約3,000億美元躍升至約1兆美元,等同從市場回收逾7,000億美元現金,資金面壓力顯著升級,實質緊縮效應堪比多次升息。

伴隨美聯準會(Fed)雖已宣告結束縮表(QT),但準備金餘額下探至約2.85兆美元、逆回購(RRP)僅餘約510億美元的「蓄水池」見底,資金緊俏正從「結構性」轉為「系統性」。

貨幣市場壓力指標全線告急;10月31日這一天,三方回購一般抵押品利率(Tri-party repo)相對超額準備金利率(3.9%)的利差一度擴至約25個基點;10月31日擔保隔夜融資利率(SOFR)跳升22個基點至約4.22%,明顯高於超額準備金利率與聯邦基金目標區間上緣(4.00%),顯示Fed名義降息未轉化為實際融資成本下行。常設回購工具(SRF)啟用頻率與規模飆高,上週創下約503.5億美元歷史新高,週一仍處於高檔,凸顯銀行體系對「最後貸款人」流動性的依賴上行。

資金面緊繃已傳導至外銀美元頭寸與回購生態;數據顯示,外國商業銀行現金資產四個月內縮水逾3,000億美元,三方回購與MBS回購隔夜利率在4.14%至4.31%區間高檔震盪,月底與拍賣交割等季節性擾動消退後仍未回落,顯示「技術面」已退場,「庫存現金稀缺」成為主因。若利率黏著在超準之上且波動加劇,2019年9月回購擠兌或2020年3月基差崩盤式的風險需防範。

市場人士表示,政府關門使財政端短期主導金融條件:TGA膨脹等同「財政版QT」,與央行流動性投放對沖,造成名義政策寬鬆與金融條件收緊的錯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