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大中華

中國十五五轉向「擴內需、提消費」,消費占GDP比重擬明顯提升

2025/10/31 12:49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報導,面對投資與出口動能放緩、經濟失衡加劇的壓力,中國領導層釋出在十五五(2026–2030年)強化「以消費為主」的政策信號:將「合理提高公共服務在財政支出中的占比」、完善收入分配、提高中央社會性支出的比重,並提出「顯著提升消費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的方向,同時維持製造業在經濟中的「合理占比」,重點支持新能源、航太與先進材料等產業。

政策脈絡顯示,資源配置將從傳統產能與基建的大規模擴張,更多轉向與居民消費能力直接相關的領域;消費政策理念由過去偏供給端轉為「供需並重」。市場解讀為:短期靠財政與結構性工具托底消費,中期透過收入分配與社保體系優化,修復居民部門資產負債表與信心。

今年既定工具中,超長期特別國債規模人民幣1.3兆元(下同),其中約3,000億元用於耐用品「以舊換新」方案,其餘聚焦裝備更新與投資項目;未來數年財政支出內部結構預計由投資端適度讓位於民生端。當前住戶最終消費約占GDP四成,遠低於美國近七成,政策顧問評估未來五年有望提升約5個百分點,但是否設定硬性目標仍待正式規畫拍板。

與此同時,製造業比重預計維持約25%水準,並以高科技與新型基礎設施為投向重心,形成「製造升級+消費擴容」的雙主線。官方亦強調以收入分配改革促進消費率「顯著提高」,對抗「有效需求不足」與地產拖累帶來的內需偏弱。

分析師表示,政策若按節點落地,耐用消費(家電、汽車)、服務消費與與之配套的金融工具可受益;上游裝備更新與數位化改造相關鏈條獲得中期支撐。風險在於改革傳導滯後、地方財力約束與居民信心修復斜率不確定,後續以全國兩會公布的五年計畫全文與量化目標作為觀察重點。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