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大中華
中國十五五轉向「擴內需、提消費」,消費占GDP比重擬明顯提升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報導,面對投資與出口動能放緩、經濟失衡加劇的壓力,中國領導層釋出在十五五(2026–2030年)強化「以消費為主」的政策信號:將「合理提高公共服務在財政支出中的占比」、完善收入分配、提高中央社會性支出的比重,並提出「顯著提升消費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的方向,同時維持製造業在經濟中的「合理占比」,重點支持新能源、航太與先進材料等產業。
政策脈絡顯示,資源配置將從傳統產能與基建的大規模擴張,更多轉向與居民消費能力直接相關的領域;消費政策理念由過去偏供給端轉為「供需並重」。市場解讀為:短期靠財政與結構性工具托底消費,中期透過收入分配與社保體系優化,修復居民部門資產負債表與信心。
今年既定工具中,超長期特別國債規模人民幣1.3兆元(下同),其中約3,000億元用於耐用品「以舊換新」方案,其餘聚焦裝備更新與投資項目;未來數年財政支出內部結構預計由投資端適度讓位於民生端。當前住戶最終消費約占GDP四成,遠低於美國近七成,政策顧問評估未來五年有望提升約5個百分點,但是否設定硬性目標仍待正式規畫拍板。
與此同時,製造業比重預計維持約25%水準,並以高科技與新型基礎設施為投向重心,形成「製造升級+消費擴容」的雙主線。官方亦強調以收入分配改革促進消費率「顯著提高」,對抗「有效需求不足」與地產拖累帶來的內需偏弱。
分析師表示,政策若按節點落地,耐用消費(家電、汽車)、服務消費與與之配套的金融工具可受益;上游裝備更新與數位化改造相關鏈條獲得中期支撐。風險在於改革傳導滯後、地方財力約束與居民信心修復斜率不確定,後續以全國兩會公布的五年計畫全文與量化目標作為觀察重點。
相關新聞
-
2025/10/31 14:08
潘功勝稱,將強化人行政策利率作用,提高LPR品質
-
2025/10/31 13:07
中國10月新出口訂單數據欠佳,人民幣恐面臨另一偏空因素
-
2025/10/31 13:03
內地資金買盤與月底效應推升,港幣隔夜Hibor升至1個月高點
-
2025/10/31 12:11
川習會後中國傳再購四批美豆,預計今年稍晚及2026年初發貨
-
2025/10/31 11:22
中國五部門聯手,目標2027年底前建成50座全域數位化轉型城市
-
2025/10/31 11:15
習近平在APEC籲維護供應鏈穩定暢通,實踐「真正的多邊主義」
-
2025/10/31 10:28
中國10月製造業PMI急降至49,創31個月新低,連七月萎縮
-
2025/10/31 10:08
新橋生物申請在港上市,高盛和中信證券為聯席保薦人
-
2025/10/31 10:07
華平投資和凱雷等私募股權公司傳考慮競購香港Acclime
-
2025/10/31 09:57
樂舒適香港IPO,估籌資23.8億港幣,11/10掛牌上市
-
2025/10/31 09:00
中國有色金屬協會籲設產能上限,應對銅鋅鉛市場惡性競爭
-
2025/10/31 08:57
滬港磋商建立國際黃金清算系統,深化金融一體化邁出關鍵一步
-
2025/10/31 08:51
電商巨擘京東「請客」衝刺雙11,外賣限時60秒免單引熱議
-
2025/10/31 07:29
高盛看好中國出口動能,調升GDP預測並預估年底降息10個基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