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內財經

碳交所與林試所簽署MoU,共啟台灣自然碳匯新篇章

2025/10/30 07:53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臺灣碳權交易所(碳交所)與農業部林業試驗所(林試所)昨(29)日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宣告攜手建構臺灣自然碳匯生態系。雙方將結合林業專業與碳市場能量,推動自然碳匯專案、人才培育與產業實踐,協助企業從減排走向「以自然創造正向影響」的淨零解方。

環境部署長蔡玲儀指出,「自然碳匯」是我國淨零轉型的關鍵戰略之一,在農業部與林試所長期努力下,已通過八項自然碳匯方法學與四個減量專案註冊,期望林試所與碳交所的合作,能協助企業深入了解自然碳匯減量方法及專案流程,推動產業積極投入,為臺灣實現淨零轉型奠定基礎。

農業部司長莊老達表示,自然碳匯是兼具吸碳與多重環境效益的高品質氣候解方。臺灣在自然碳匯方法學與專案審查上十分嚴謹,產出的碳權將具備高品質與公信力。本次碳交所與林試所的合作,盼深化產業與研究能量的連結,促進高品質碳匯專案的發展,推動以自然為本的氣候行動,為淨零注入新動能。

林試所所長曾彥學強調,林試所長期致力於臺灣森林經營與自然保育研究,目前通過的八個方法學中,有四項屬林業類別。林試所將持續深化林業類別方法學的研究,並與碳交所攜手推動「森林碳匯專案實務課程」,培育國內自然碳匯專業人才,未來並將組建由林俊成主任秘書領軍的諮詢專家團,協助企業建立專案基礎知識,推動研究成果落實應用,提升自然資本價值。

碳交所董事長林修銘指出,在全球淨零趨勢下,自然碳匯已成為全球競逐的新戰略,國際科技巨頭亦積極投入,展現以自然解方加速負碳增匯的決心;碳交所將深化與林試所的合作,借重其林業研究專長,結合科研專業與市場機制,推動森林碳匯與碳權開發並進,並呼籲企業與地方政府應及早行動,將自然價值納入永續管理策略,讓碳匯成為兼具生態、經濟與社會價值的永續投資。

即將於巴西貝倫登場的第30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30),亦以「自然正向」為主題,聚焦森林保護、生物多樣性與環境價值等議題,顯示「以自然為本的解方」已成為全球共識。林試所主任秘書林俊成於演講中強調,森林碳匯具社區參與、水資源、生物多樣性等共同效益,在全球自願性碳市場中享有高達78%的溢價率,且根據國際研究,購買碳權的企業減碳速度為未購買企業的兩倍,顯示自然碳匯不僅是環境責任,更是企業加速轉型的有效策略。碳交所陳脩文總經理表示,碳交所將持續以推動自然碳匯與永續治理為核心任務,串聯產官學研及國際資源,強化市場機制與專業人才培育,讓「自然資源」透過有效的經營管理,成為企業淨零轉型的新解方,也讓具備SDGs共同效益的「自然碳匯」成為台灣永續發展的多元競爭力。

碳交所與林試所共同推出「森林碳匯專案實務課程」,從理論至實地操作,完整涵蓋專案規劃、監測與額度申請等流程,協助企業掌握專案開發關鍵能力,打造兼具減碳效益與永續韌性的自然碳匯生態系。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