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 央行動態

鮑威爾:12月再降息「非板上釘釘」,政府停擺對經濟造成壓力

2025/10/30 07:41

【財訊快報/陳孟朔】美國聯準會(Fed)週三結束為期兩天例會後,以10票贊成、2票反對通過降息決議,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25個基點至3.75%至4.00%。兩張反對票分別來自堪薩斯聯準銀行總裁施密德(Jeffrey Schmid),主張本次應維持利率不變,以及理事米蘭(Jeffrey Miron),認為應一次調降50個基點,顯示決策層對經濟與通膨前景的評估更趨分歧。

政策聲明同時宣布,自12月1日起停止量化緊縮(QT),到期的機構債務將再投資於國庫券,為資產負債表調整進入新階段定調。

會後記者會上,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直言,12月是否再次降息「並非板上釘釘」,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內部對後續路徑「存在明顯分歧」,愈來愈多決策者傾向先暫停,評估今年兩次降息的累積影響,再決定是否繼續放鬆。鮑威爾指出,經過兩次降息後,政策利率「比一年前更接近中性」,當前貨幣政策仍具「適度限制性」,有助需求回落與通膨黏性緩解。

主席鮑威爾強調,12月是否再降息「並非板上釘釘」,委員觀點「存在明顯分歧」,且在再次行動前「可能需要至少等待一個週期」以評估年內兩次降息的累積效果。

對於政府停擺,鮑威爾表示目前的聯邦政府關門已對經濟活動形成壓力,但在關門結束後影響可望部分逆轉。由於官方數據發布受阻,Fed將更多依賴政府統計以外的資訊來源(含褐皮書等)研判景氣。關於關稅對物價的影響,鮑威爾估算關稅約占核心PCE的一成多,若剔除關稅影響,核心PCE距2%目標並不算遠,關稅抬升屬一次性效應。至於AI基礎設施投資,鮑威爾認為對利率敏感度相對較低,連續性與規模性投入仍可望持續。

針對資產負債表操作,FOMC拍板12月1日停止縮表。鮑威爾表示,貨幣市場的壓力與流動性考量支持此一調整,目的是「讓市場有時間適應」政策轉換;目前尚未敲定資產負債表的最終組合,將以循序漸進方式調整結構,方向上希望朝「持有久期更短」的資產負債表邁進。至於停止縮表是否意味更寬鬆,鮑威爾強調應與政策利率路徑分開看待,兩者服務於不同的政策目標。

年初以來美國物價壓力有所回升,目前仍在相對高位;鮑威爾在會後記者會上提到,較高關稅正推升部分商品價格,Fed估算關稅對核心PCE的貢獻約占五分之一至六分之一;若剔除關稅影響,核心PCE可能位於2.3%至2.4%之間,顯示離2%長期目標並非遙不可及,但短期通膨風險仍偏上行。

談及產業面,鮑威爾重申,科技業在人工智慧(AI)基礎設施的資本支出「對利率不特別敏感」,多屬長期商業評估下的結構性投資,預期仍具延續性;但他同時提醒,政策路徑並非沒有風險,未來的每一步都將取決於累積證據與風險權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