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基礎晶片吃緊延燒汽車供應鏈,本週起車廠見減產潮,毛利率恐承壓

2025/10/29 11:46

【財訊快報/陳孟朔】荷蘭監管對安世半導體治理權的最新動作,引爆汽車用「基礎晶片」供應緊張。外電報導,市場人士指出,車門鎖、空調、儀表等大量使用的小型微控制器與功率零件出現瓶頸,原訂排產被迫重排,北美與歐洲部分車廠啟動「班次調整、短暫停線」備案,供應鏈風險自本週起明顯升溫。

與先前高階運算晶片短缺不同,這一波卡關集中在單價不高、但用量龐大的入門級零件,分布於車輛各子系統,短期難以臨時換料。多家供應商安全庫存僅約兩至三週,一旦補貨受阻,衝擊將從車身電子、舒適性控制延伸至傳動與安全模組,處置難度恐高於疫情期間的晶片荒。

其中,日本汽車大廠本田早在週一即宣布將其位於安大略省Alliston的組裝廠產能削減一半,該廠負責生產思域轎車和CR-V運動型多用途車。媒體援引當地工會主席Vito Beato透露,工廠減產將持續到週三,從週四開始停產一週,然後在下週晚些時候恢復一半的產量。

北美整車廠先行調整產能以因應缺料,工會傳出個別工廠採「先半產、後停線」的節奏以降低損失;歐洲大型零組件廠評估必要時調整德國廠排產。產業觀察指出,若兩週內無明確補貨路徑,風險將外溢至發電機、工程機械與其他工業設備,形成更廣泛的供應鏈連鎖反應。

與此同時,歐洲方面將「恢復並穩定半導體供應」列為急務,評估啟動臨時性跨區調配與優先保障機制;產業端則以「關鍵料件清單化、庫存拉長至四至六週、雙供應認證加速」為短期對策。法人研判,若治理與出貨機制在一個月至一季內未釐清,車廠第四季與明年第一季的出貨與毛利率恐面臨下修壓力。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