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俄ESPO對布蘭特轉折為貼水,中國買盤縮手、制裁與配額雙壓夾擊

2025/10/29 08:19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報導,亞洲外銷的俄羅斯ESPO原油近港到岸價格(CIF中國港)首度轉為對ICE布蘭特貼水,為近一年來首見。市場人士表示,美方擴大制裁疊加中國民營煉廠進口配額吃緊,雙重因素壓抑需求,ESPO現貨溢價結構出現拐點。

ESPO是「東西伯利亞—太平洋原油管道」(Eastern Siberia–Pacific Ocean pipeline)的縮寫,通常也用來指經這條管線輸送、在俄遠東科茲米諾(Kozmino)港裝船外銷到亞太的「ESPO原油/ESPO Blend」。分析師指出,部分中國國有石油企業暫停新增海運俄油採購,民營「茶壺廠」為因應合規與結算風險亦放緩下單。11月下旬裝船的ESPO報價從貼齊布蘭特到轉為貼水,成交最低約每桶貼水0.5美元;最新買盤出價進一步走弱,落在貼水0.5至1美元。

另一方面,11月上半月自科茲米諾港出貨、到岸中國港口的批次,先前仍能維持約每桶+1.7美元的溢價。市場人士表示,11月結轉餘量偏多、12月裝船報盤啟動遲緩,顯示需求端觀望情緒升溫,現貨市場以價換量的壓力上行。

分析師認為,ESPO貼水化一方面反映制裁對俄油現金流與轉運鏈的擾動,另一方面也透露中國獨立煉廠配額緊俏下的被動收縮。若配額未見快速補發、合規路徑未明,ESPO對布蘭特的價差恐維持弱勢,並溢出至其他甜質、中輕質等相近性質油種的區域價差。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