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穆迪示警,銀行對NDFI曝險飆至3000億美元,審核放鬆恐放大系統風險

2025/10/23 13:28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國際信評機構穆迪在最新報告指出,美國銀行體系對私人信貸機構(Non-Depository Financial Institutions, NDFI)放貸規模已飆至近3,000億美元,該類放款占銀行總放款比重升至10.4%,較10年前的3.6%翻了幾近三倍。「倘若承作標準進一步鬆動,小型與地區性銀行的風險承擔恐顯著上升。」

穆迪強調,自2016年以來,銀行對NDFI的授信增速勝過所有其他貸款項目,顯示「影子信貸」與傳統銀行體系的連結快速加深,潛在的傳染風險需被正視。近期包含錫安銀行(Zions Bancorp)在內的地區銀行爆出不良與詐貸事件,引發市場對壞帳循環擴大的擔憂。

除對私人信貸機構的直接曝險外,穆迪點出,截至6月底,美國銀行業對私募股權基金(PE)的授信餘額約2,850億美元,另有約3,400億美元的未動用授信額度在外。一旦經濟放緩、融資環境收緊,上述閒置額度被動用,將推升表內風險資產並擠壓資本緩衝。

市場情緒對金融股近期走弱反映分歧;全美市值最高金融機構--摩根大通銀行(小摩)執行長戴蒙(Jamie Dimon)以「看到一隻蟑螂,通常還會有更多」形容壞帳風險的外溢效應,示意需為更廣泛的信用壓力做準備。反觀,富國銀行執行長沙爾夫(Charlie Scharf)則稱,雖然外界對貸款損失的憂慮升溫,但目前企業與消費者信用基本面仍穩健,尚未見到銀行系統性裂痕。

市場人士表示,NDFI與PE相關授信多涉及結構性融資、NAV貸款、過橋與認購額度等產品,在景氣回落時對現金流敏感度高、抵押資產估值波動大。穆迪建議,銀行應強化承作與審核紀律、提高對高風險資產的風險權數與貸損提存,並細化壓力情境對未動用額度的「穿透式」評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