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 >興櫃股票
東方風能11月中上市,今年營收挑戰近百億、獲利寫新猷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東方風能(7786)預計11月中旬掛牌上市,今年累計前三季營收為83.97億元,年增57.8%。展望未來營運,董事長陳柏霖指出,目前正新造4艘大型船舶,包含風場運維支援船3艘及重型工程支援船1艘,總船隊造價已超過新台幣190億元,預期下半年營收會更好,今年營收有機會首度挑戰近百億元,獲利也會創新高。
東方風能113年營收為68.18億元,年增36.2%,每股盈餘為7.94元;114年累計上半年毛利率為29.9%,稅後淨利7.56億元,每股盈餘為4.83元,呈現逐步成長之趨勢。今年累計前三季營收為83.97億元,年增57.8%。
東方風能專注於離岸風電之工程建設及營運維護,經多家大型開發商與統包商稽核認可,迅速成為台灣規模最大的離岸海事工程船隊運營商之一,也是台灣最大獨立運營的離岸海事工程船企業。
東方風能實收資本額為15.66億元,目前持有及主營18艘各式種類船舶(含建造中4艘新船),其中,人員運輸船為7艘、拖船3艘、探勘船1艘、重件駁船1艘、重型工程支援船1艘與軟管/海纜安裝船1艘,主要業務包括離岸工程建置、海上運輸、各式海纜建置工程、風場運維等。
陳柏霖指出,目前正新造4艘大型船舶,包含風場運維支援船3艘及重型工程支援船1艘,總船隊造價已超過新台幣190億元,多元化的船隊規模使公司具備應對各類海事工程需求的全方位服務能力,能高效滿足客戶需求,展現市場領先優勢。
此外,東方風能今年5月完成對安捷航空之投資,正式啟動運維升級計畫,進一步提升離岸風電運維業務,首度導入「海空聯合體系」,攜手安捷航空共同打造台灣首支自營離岸風電直升機隊,提升離岸風場維護與應變能力,提供更快速、更高效的技術支援。
隨著台灣西部海域的離岸風電機組陸續進入商轉期,市場對即時救援及高效維護作業的需求不斷提升,利用直升機的機動性與快速反應特性,執行人員轉運、緊急醫療後送、設備巡檢及維護等多樣化任務,與現有的船舶運維作業形成互補,全面提升風場即時反應能力、作業安全性以及營運效能。
東方風能今年1月也宣布與挪威海洋服務承包商DeepOcean AS簽署合約,內容包括東方風能旗下最大型工程船Orient Adventurer(東方海威)船舶的租船協議,合約保租期從115年初至116年底,並額外有最多4年的延長選項,東方海威將主要協助執行歐洲離岸風電產業項目,也計劃支援其他離岸海事工程的業務運行(如油氣田)。這次合作係為台灣海事工程商史上首次成功將船舶部署至歐洲市場,不僅象徵東方風能在船舶管理與技術領域上的突破,也證明東方風能在全球最具挑戰性的市場中穩固佔有一席之地。
東方風能112年底成功得標「台澎金馬第四海纜建設工程」,成為首家由台灣本土得標統包的公司,標案總金額25.8億元,一舉為台灣的離岸風電產業與海纜通信領域寫下重要里程碑。陳柏霖說,此次得標不僅展現東方風能在海事工程與風電產業的深厚實力,更象徵其成功跨足海底通訊基礎建設領域,實現產業跨界整合與技術自主的關鍵里程碑,同時亦使我國聯外通訊品質及國家安全機制獲得獨立自主的保障。
東方風能也切入離岸油氣田及通信海纜建置及維修等領域,以全面的海事工程技術與全生命週期服務,推動亞太區域的海事能源及工程發展。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