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科技產業

Meta AI基建需求強,ASIC專案潛力大,廣達/晟銘電/聯德控股Q4出貨轉旺

2025/10/21 12:32

【財訊快報/記者王宜弘報導】美系一線CSP大廠Meta的AI基礎建設需求殷切,台供應鏈展望向好,其中,系統大廠廣達( 2382 )暨機殼供應商晟銘電( 3013 )、Radiator散熱器供應商聯德控股-KY( 4912 )為主要受惠者,晟銘電在Sidecar去瓶頸化完成之後,聯德控股-KY散熱器的產品良率與產能也逐漸拉升,下半年業績均已逐漸展現成長動能。

週一(20日)包括廣達、晟銘電與聯德控股-KY股價同步走揚,其中,在低檔盤整已久的聯德控股-KY更以漲停88.3元作收,週二(21日)早盤持續跳空大漲至94.1元,續漲逾6.5%,惟隔日沖賣盤湧現下殺翻黑;晟銘電週一收盤也大漲近7%,盤中最高達135元價位,一度逼近漲停板,週二開高後亦拉回,跌破130元大關;廣達亦呈現昨強今弱格局。

台系法人近日出具報告指出,Meta採用輝達晶片的AI解決方案需求強勁,未來兩年水冷Sidecar機櫃的需求量有機會逾4.5萬櫃,整體潛在市場(TAM)商機將達400億台幣,而晟銘電今年營收可望首度突破百億大關,後市成長動能強勁;不僅如此,Meta的ASIC方案Minerva專案將在今年底開始出貨,明年新一代ASIC「Santa Barbara」需求更高。

除了晟銘電的Sidecar今年出貨不順,去瓶頸的時間拉長之外,Radiator散熱器供應商生產良率也不佳,產能同樣需要調整,因此,法人指出,晟銘電10月底Sidecar開始進入量產階段,但量產初期仍將受到供應商Radiator產能的掣肘,預期在潔淨度技術的難題解決後,主要供應商可望有效拉升Radiator產能,預計年底有機會提升兩倍的產能。

就第三季營收來看,晟銘電確實呈現逐月走升的狀況,9月甚至再度突破10億大關,來到10.24億元,較上月大幅成長26.77%,年增率24%,累計前三季營收已達74.88億元,年增11.3%,其中,第三季營收24.56億元,仍為季、年雙減格局,但預估第四季營收將逾27億元、上探30億元大關,創歷史新高紀錄,明、後年分別成長逾7成與3成。

聯德控股-KY自結9月營收5.68億元,月增14.36%,年增11.91%,創今年新高紀錄,累計前三季營收為43.93億元,年增2.96%,其中第三季營收15.04億元,較上季成長10.6%,年減2.65%,第四季業績可望為今年高峰;該公司上半年Radiator產品因品管疏忽遭退貨5千萬元,影響第二季財報表現,預估下半年可望否極泰來,供貨逐漸轉順。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