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全球品牌在中國失色!本土對手狂起勢,車電到美妝全面搶市占

2025/10/20 08:31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報導,跨國企業對中國市場前景轉趨保守,疲弱消費與價格戰迫使業者重估品牌與渠道策略,同時面對本土競品急速崛起的壓力。多家龍頭撤回或下修對華指引,認為市場已進入「常態化」新階段,須以更低成本、更貼近在地需求的方式應對。

汽車產業首當其衝。外資車廠在關稅不確定與價格戰夾擊下銷量承壓;與此同時,本土車企市占率飆升,今年前八個月中國品牌已占整體乘用車銷量約69%,較2020年的38%大幅攀升,外資在高壓競爭中節節敗退。

科技與製造鏈亦現降溫訊號。晶片設備與記憶體供應商對明年中國需求轉弱釋出警示,部分業者傳出將調整對中國數據中心的供貨布局;高關稅與地緣風險疊加,使外資評估產線與出海策略的風險回報。

零售與快消面臨消費「降級」。節省導向的購物行為推升電商與折扣平台滲透,國際服飾、運動品牌在華連續數季銷售下滑;葡萄酒與烈酒亦受宴席減少、飲酒習慣變遷拖累,部份業者撤回中期獲利目標。相對之下,少數以體驗創新、門店升級為主軸的高端奢侈品牌仍能保持動能。

「國潮」成最大變量。從汽車、咖啡到美妝,平價高質的本土品牌全線搶市:咖啡單杯常見9.9元的價格帶迅速擴散;研究機構預估,2025年中國美妝品牌市占將首度超車外資至50.4%。服飾與黃金珠寶領域亦出現快速擴張的新星,憑藉文化設計與高性價比撕開缺口。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