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碳價按暫停鍵!IMO在華府施壓下押後一年決議,航運減碳陷入不確定

2025/10/20 07:42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報導,聯合國國際海事組織(IMO)上週五(17日)投票,決定將「全球航運碳價」決議押後一年再議;該動議由沙烏地阿拉伯提出,最終以57票贊成、49票反對通過,原本力推定價機制的歐盟與巴西等國受挫。華府與利雅德在倫敦會期中強烈反對課徵航運碳價,成為本輪延後的關鍵推力。

美國總統川普前一日公開呼籲會員國投下反對票,稱不會接受「全球綠色新稅」。白宮並暗示,將擴大介入全球航運議題。先前表態支持碳價的中國、希臘、賽普勒斯、日本與韓國,此次多採取退讓或觀望:中國投下贊成延後,其他多數選擇棄權。

延後決定令時間表更為撲朔迷離。即便明年達成共識,IMO原規劃最快自2028年起才由船舶就排放繳費。如今定價機制與生效時點皆未定,產業投資的政策能見度驟降。IMO目前共有176個會員國,負責國際航運的安全、保安與防污規範;全球近九成貿易仰賴海運,而航運約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近3%。

產業反應趨於保守。全球海運巨擘--丹麥馬士基(Maersk)表示,延後決議削弱減碳動能,將觀察IMO後續如何推進框架;環保團體交通與環境協會(Transport & Environment)直言,「延後讓航運部門漂流在不確定中」,難以去風險並釋放對替代燃料與新型船舶的投資。

此次挫折也凸顯大國角力。美方以國安為由反對全球碳價並偏好雙邊工具,沙國作為主要產油國同樣不願見到跨國性定價;歐盟與部分新興經濟體則主張透過市場機制加速脫碳,以避免排放在缺乏價格訊號下持續攀升。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