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IMF示警全球經濟面臨重大下行風險,亞洲今年經濟成長恐放緩至4.5%

2025/10/20 07:42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國際貨幣基金(IMF)亞洲及太平洋部主任斯里尼瓦桑(Krishna Srinivasan)上週五(17日)指出,隨著中國與美國再現摩擦,全球經濟面臨「重大下行風險」。若風險以關稅上調與供應鏈中斷的形式落地,全球經濟增長恐被削弱0.3個百分點,情勢若進一步升級,亦意味中國經濟面臨額外下行壓力。

他分析,支撐亞洲成長的三大動能包括出口穩健、科技繁榮與在有利金融條件下啟動的較寬鬆宏觀政策,但這些動能正遭遇外部不確定性的反壓。特別是關稅影響仍在顯現且可能升級,若風險溢價與利率同步上行,將透過資金成本與企業投資計畫兩路侵蝕景氣。

最新預測顯示,亞洲經濟今年增長率將由2024年的4.6%放緩至4.5%,但相較4月(川普首次宣示進口關稅)時的估計,上修0.6個百分點;明年則進一步放緩至4.1%。IMF強調,區內成長雖具韌性,卻已開始受制於外需與金融條件的拉扯。

在全球層面,若主要經濟體以更高關稅、擴大出口管制或引發供應鏈轉向,將擠壓跨境投資與生產效率,拖慢生產率修復。對能源、原物料與中間財的再定價,亦可能透過成本通膨與利率重新定價,對企業獲利與就業形成二次衝擊。

就亞洲而言,電子與半導體相關出口雖帶來靠勢,但若地緣緊張持續升級,科技供應鏈的遷徙與備貨節奏恐再被打亂。區內寬鬆財金政策能否延續,將取決於匯率與物價壓力是否受控,以及外部需求降溫的幅度。

IMF呼籲主要經濟體恢復對話、降低政策不確定性,並透過加強溝通與透明的風險管控安排,避免關稅與供應鏈衝擊相互疊加。對亞洲各國而言,提升生產率與人力資本、加速內需與數位轉型,是對沖外部逆風、保持中期潛在增長的關鍵。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