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美11月起對中重型卡車加稅25%,並擴大在美組裝車與引擎生產抵減優惠

2025/10/20 07:23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上週五(17日)簽署命令,將自11月1日起對進口中、重型卡車及其零件加徵25%關稅,並對進口公車加徵10%關稅;同時擴大針對在美組裝汽車與引擎生產的抵減優惠,目標在於把更多汽車產能拉回美國,強化本土製造。

新關稅涵蓋Class 3至Class 8的各類卡車,包括大型皮卡、搬運車、貨卡、自卸車與18輪牽引車等。由於墨西哥是美國最大中、重型卡車進口來源,此舉被視為對北美供應鏈的重大衝擊;美國商會先前已公開反對,強調主要進口來源多為盟友,不構成國安威脅。

在抵減措施方面,命令使在美組裝車輛可獲「建議零售價」3.75%的抵減,期限延長為五年且稅率固定3.75%,並擴大適用零件範圍;美製引擎與中重型卡車生產亦可適用同等抵減。此舉等同為車廠已受的零組件關稅提供部分對沖,提升在美投產的誘因。

車廠與政界回應兩極。福特執行長法瑞(Jim Farley)稱新令有助壓低在美生產的零件成本,並讓大型卡車進口「回到同一水平線」競爭;參議員莫瑞諾(Bernie Moreno)則表示,統一3.75%的五年抵減比先前方案更具吸引力,可能推動企業進一步轉移產能至美國。

川普今年早些時候已對每年逾4,600億美元的整車與零件進口課徵25%關稅,後續對日本、英國與歐盟等個別經貿夥伴做出調整;商務部8月亦上調逾400項鋼鋁與汽車零件的關稅清單。通用先前估算今年毛額關稅成本最高達50億美元,福特則約30億美元。

市場人士表示,此輪「關稅+抵減」組合拳,一手提高進口成本、一手以稅負抵減支援在美生產,意在重塑供應鏈版圖。但對北美跨境製造體系與整體車價的最終影響,仍有賴企業調整產線與採購節奏後的實際成本傳導觀察。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