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 >傳統產業
不容光電產業被抹黑,七大光電公協會稱模組無毒、將依法究責散播謠言者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七大光電產業公協會今天下午召開聯合記者會,針對社群網路平台有人散播「水庫光電使用化學藥劑清洗」及「光電模組可能有毒」等訊息澄清,並提出四大聲明,包括嚴正澄清光電模組無毒、清潔僅用清水;模組浸泡在水中、水質無異常;中國、日本、韓國、英國等地水面型太陽光電行之有年,安全無虞,並嚴厲警告停止散播謠言,會依法追究責任,決不寬貸;同時,業者也提出自律承諾,要求廠商簽屬自律公約。
丹娜絲颱風重創南台灣,太陽光電設備的災損狀況成為社會焦點,但部分不實圖文,謠傳「光電板破損會導致海水污染」及「散播會影響整體電力供應」,使得產業遭受前所未有的汙名化重擊。
七大光電產業公協會也提出四大聲明,第一嚴正澄清光電模組無毒,清潔僅用清水,七大光電協會再次強調,光電板清潔方式,長期以來均僅使用高壓或低壓清水,從未、也絕不需要使用任何化學清潔劑。第二科學鐵證佐證,水質安全無虞,光電模組經模擬戶外長期使用20年的老化試驗,並依IEC國際標準進行擊破後浸泡7天的破壞性試驗,由專業第三方公正單位(如 SGS)採樣檢測,水質結果皆符合環境部標準及放流水標準,至於常態監測也無異。
第三是水面型太陽光電技術在國際上已是成熟且被廣泛驗證的方案。包括中國、日本、韓國、英國、美國及荷蘭等多國皆有成功案例,系統運作穩定,未曾發生環境污染問題,足以證明其安全性與可行性。面對全球淨零浪潮與國際供應鏈減碳壓力,綠電已是台灣產業競爭力與能源轉型的核心策略。國際再生能源總署(IRENA)數據顯示,在全球淨零碳排的趨勢下,光電累計裝置容量已達2600GW,全球已安裝在水面及地面約40億片的太陽能板,皆安全無虞。
第四則是嚴厲警告,停止散播謠言,依法追究責任。同時七大公協會將發函給所有會員廠商,要求《簽署自律公約》嚴格要求所有清洗業務發包時,只能且必須使用清水清洗太陽能板,嚴禁使用任何化學藥劑,以實際行動展現對環境保護的最高決心。
為捍衛太陽光電產業的清白,給予奮鬥中的光電人一個友善發展的空間,七大太陽光電產業公協會決定聯合挺身而出,業者表示,懇請社會大眾和媒體朋友,放下偏見,看見真相,為這關乎台灣競爭力的重要產業,爭取一條「友善發展的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