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IMF總裁稱,各國AI監管與倫理基礎不足,籲公民團體「拉響警報」

2025/10/14 13:09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報導,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格奥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表示,全球各國在面對人工智慧(AI)迅速普及時,監管與倫理框架明顯落後,呼籲各國公民社會團體「拉響警報」,避免在技術浪潮中掉隊。

她指出,當前AI發展主要由已開發經濟體領跑,美國占據主導地位;部分新興市場(含中國)具備一定能力,但低收入國家明顯落後,與先進經濟體之間的「準備度差距」正在擴大。

格奥爾基耶娃說,IMF對這一差距感到擔憂,因為差距越拉越大,落後國家要分享AI紅利、追趕生產率提升將愈加困難。「資本市場估值近期在AI題材推動下逼近網路泡沫時期水平,一旦情緒逆轉,可能拖累全球增長,對發展中國家的衝擊尤其明顯。」

IMF已推出AI準備度指數,從基礎設施、勞動力與技能、創新能力、監管與倫理四個面向評估各國現況。她強調,全球「最短板」就在監管與倫理,相關制度性基礎「仍有待建立」,各國需加快完善數據治理、透明度、問責與風險管理等關鍵規範。

在政策建議上,IMF呼籲發展中與新興經濟體優先擴大數位基礎設施投資、強化數位技能培訓,並以務實監管配套降低偏見、隱私與金融穩定風險,提升社會對AI的信任度與接受度。

她指出,「原地不動就等同落後」。只有同步推進基礎設施與人力資本建設、並加速補上監管與倫理缺口,國家才能在AI驅動的新一輪技術革命中保持競爭力並共享成果。

相關新聞